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唐朝宰相魏征的下场为什么这么惨

2020-12-29 10:24:15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

在《隋唐英雄传》、《说唐》、《隋唐演义》以及《薛仁贵征东》等小说及影视剧中,魏征被塑造成了一代名相。其实,魏征的最高官职仅是个散官文阶之号的光禄大夫(从二品),根本就不是丞相或宰相,其谋略更是被严重拔高。

同时,从李世民即位之时,丞相(中书令,三年后改为尚书仆射,均为二品)便是房玄龄,就算到了魏征去世之时,进位为司空的房玄龄依旧“综理朝政”。

所以,魏征从未担任过丞相或宰相之职,又何来一代名相之说。但是,这并不影响魏征的气运爆棚,也不影响李世民与魏征成为千古君臣楷模,更不影响李世民与魏征之间的恩恩怨怨。

虽然魏征的谋略与人品不敢让人恭维,但却无法阻挡他那爆棚的人生气运

对于官员,人们最爱说的一句恭维话就是“步步高升”,但真正实现步步高升的又有几人,而气运爆棚的魏征却是其中之一。虽然,他的谋略筹划漏洞百出,几乎并无建树,但却无法阻挡他那“步步高升”的步伐。

第一步高升:魏征出身贫寒,少年丧父,流落道观赖以生存,直到隋末天下大乱,初出山门,便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个贵人武阳郡丞元宝藏。

第二步高升:魏征在投靠元宝藏期间,曾代其写了一份奏疏给李密。李密看到奏疏后,对魏征的文采较为欣赏。于是,魏征又投到了人生第二个贵人李密门下,实现了人生发展的质的飞跃。

第三步高升:魏征投靠李密后,在群雄逐鹿的乱世,并没有表现出多少出彩之处,后来还成了窦建德的俘虏。但他并没有“忠臣不事二主”的气节,反而顺势投靠了窦建德。

第四步高升:在跟随窦建德期间,魏征同样未有多大建树,还随窦建德一起投降李渊

第五步高升:魏征投降李渊后,李渊因欣赏他的文采,便命他辅佐太子李建成。原本,魏征在东宫并没有多少发言权,但是当东宫的两大负责人韦挺和王珪因杨文干事件被李渊流放后,他这才进入了李建成的视线。

然而,他在李建成处却是昏招频出,谋略筹划、漏洞百出。例如:收买李世民的铁杆忠臣尉迟敬德,幸好厚道的尉迟敬德没有来一招“将计就计”;同时,他又建议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殊不知李世民早已在东宫埋伏下了细作。如果,当时李建成听从魏征之言,可能都活不到两年后的“玄武门政变”。

第六步高升: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谋略水平毫不出彩,人品还多有诟病的人,却在“玄武门政变”后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并拉开了“千古君臣楷模”的帷幕。

那么,李世民为何会重用魏征这样一个人呢?

魏征一句“臣愿为良臣,毋为忠臣”的直言,拉开了“千古君臣楷模”的帷幕

“玄武门政变”后,李世民为了笼络李建成一方官员的人心,并与魏征进行过一番对话,魏征曾对李世民说:“臣愿为良臣,毋为忠臣”。

虽然,李世民也知道魏征并非是一个“忠臣”,但他并没有生气,相对满老臣来,反而认为魏征心思单纯,敢于直言,而且心忧百姓,是个可以培养的新人。

同时,满朝几乎都是随李世民打天下的老臣,想要吸引更多的新人为李唐效力,魏征无疑便是那“千金的马骨”。

于是,魏征便走入了李世民的统治圈层,并在陆续的“谏言”中逐渐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徵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并使李世民避免了很多的错误和失误,对“贞观之治”贡献颇大。

因此,李世民曾自豪地说:“魏徵、王珪,昔在东宫,尽心所事,当时诚亦可恶。我能拔擢用之,以至今日,足为无愧古人。”后来,高兴之下还将衡山公主许与魏征长子魏叔玉为妻。

当魏征死后,李世民更是悲叹:“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从而,写书下了一段千古君臣佳话。

受“谋反案”牵连,原来那个“千金的马骨”却成了“骇猴被杀的鸡”, 千古君臣的楷模形象随之崩塌

魏征死后不久,太子李承乾在侯君集、杜荷等人的蛊惑下,引发了一场类似“玄武门政变”的谋反案。

虽然,杜荷、侯君集等罪魁祸首皆被处斩,但此事却触动了李世民心灵上那根最敏感的神经,火气自然很难平息。

又因,“谋反案”的罪魁祸首侯君集和负责劝谏太子严重失职的杜正伦都是在魏征的多番推荐下,李世民这才顶住多名大臣的反对,给予重用。

这时,李世民便想起了李靖谏言:“侯君集久后会反……”(《新唐书·侯君集列传》);李勣之言:“魏征和侯君集交往甚密……魏征和杜正伦是老相识……”(新唐书·李勣列传);御史大夫温彦博谏言:“魏征有结党形迹”等。

同时,李世民又得知,魏征曾将自己与他的对话整理成册,拿给其他官史观看,明显就是在泄漏“上司”的个人隐私。

而这一切,都指向魏征有“结党营私”之嫌,而结党之事又是李世民最为痛恨之事。所以,为了敲打朝中官员,李世民便以此事为由,一气之下命人砸了魏征的墓碑,并取消了衡山公主与其长子魏叔玉的婚约。

自此,李世民与魏征的千古君臣楷模形象瞬间崩塌。

然而,两年后的李世民又深深地悔恨了当初的这一举动。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损失惨重。事后,他悔恨叹息:“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随后,又命人以“少牢之礼祭祀魏徵,又重立纪念碑”。

自此,李世民与魏征的千古君臣楷模形象又重新“修复”,依旧希望再出现一个魏征式的谏臣,来当自己的“镜子”。

不过,从魏征的一生来看,可谓气运爆棚,根本不存在“一代名相“和”下场那么惨”一说。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宰相魏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