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是一个怎样的君主?如何坐上皇帝宝座的
2021-01-06 17:19:48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刘邦的流氓习气和他能够登上帝王宝座的能耐,表现的都尤为突出。前者让人诟病,后者让人赞扬。
诟病者:摘下儒生帽子向里面撒尿,接见大说客郦生和九江王英布时洗脚,完全的不尊重人。(《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同时,他还常暴粗口:“乃公于马上取天下!” “乃公”,是指“你老子”也。
此外,史太公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说:“(刘邦)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可以说,刘邦浑身都充满着粗鲁的流氓气息。
赞扬者:东汉名将马援, 也是“马革裹尸”典故的主公,他认为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比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厉害,理由是刘邦只会喝酒骂人、耍流氓,而刘秀什么都能干,但这样的人能够登上帝王宝座,无疑更加的厉害。
那么,刘邦究竟厉害在哪里,又是凭借哪些优势登上皇帝宝座的?
有领袖胆略和英雄气质,而且胸藏锦绣,人皆服之
其实,因刘邦的流氓习气较为吸引人,反而使许多人低估了他的真实能力。
《史记·高祖本纪》: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
刘邦以小吏出身,48岁时以待罪之身起兵造反,原本大家都推举县衙秘书萧何和监狱长曹参领头。但是,前怕老虎后怕狼的萧何和曹参却担心起事失败而被灭族,反而推举刘邦来当头。
虽然,当时的刘邦是上有老下有小,但他却毫不犹豫地举起了造反大旗,可谓枭雄气质侧漏,于是人皆服之。想想后世,能在知命之年鼓起创业的勇气者,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魄力。
《史记·张良列传》: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
张良曾说,他给刘邦出谋划策时,一说刘邦就明白,有点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意味,而其他人根本做不到。所以,他跟定了刘邦。
《史记·陈涉世家》: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为老妾语陵,谨事汉王。汉王,长者也,无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 遂伏剑而死。
在刘邦带兵攻进秦都咸阳后,沛县豪强王陵,聚集了数千人屯兵南阳。后来,在刘邦与项羽开战时,王陵带着部队归顺了刘邦。
谁知,项羽却将王陵的母亲扣押在军中,想以此逼迫王陵转投自己。但是,王陵的母亲却认为刘邦是个长者,自己的儿子跟着刘邦绝对比跟着项羽有前途。于是,王陵的母亲为了让儿子安心在刘邦麾下效力,竟然用剑自杀而亡。 或许,《射雕英雄传》中郭靖母亲自杀的情节和《三国演义》中徐庶母亲自杀的情节,可能就是来源于此。
可见,刘邦的领袖胆略和英雄气质,不但影响到了同龄的英杰,而且还影响到了妇女这一阶层。
准确把握住了人性的需要弱点,慷慨封赏,而项羽却不肯轻易封赏
《史记·高祖本纪》: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刘邦起事之前,就有乐善好放的习惯,而且很大方。
对此,张良曾言:“自尊的君子多归项羽,爱名利的小人多归刘邦。”
同时,韩信也曾说:“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而韩信也是刘邦不吝大肆封赏的重臣之一。所以,韩信自己也承认,汉王对我好,我不能“向利背义”。
其实,这也正应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人性弱点。
通俗点说,刘邦这个老板舍得给员工发金奖、分股份。所以,爱名利的员工也心甘情愿为老板卖命。这也和任正非所讲的“钱发多了,不是人才,也成了人才”的理念不谋而合。
刘邦在洗脚时接见英布,明显带有折辱的成分,但是当刘邦厚赏后,傲气的英布却是大喜过望,根本不计较老板洗脚的流氓习气,反而是肝脑涂地、死心塌地的表忠诚。
后来,刘邦征战河北时,曾召来作战不力的四将大骂一通,然后又封官许爵,于是四将在作战中更加的勇猛善战。
因此,刘邦才有了善识人用人之名。就连韩信也承认:“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其实,说到底,他还是抓住了人性追求名利的弱点,让麾下人才有了更多的人生追求和梦想。如:曾为车夫的夏侯婴,后来成了太仆;曾为匪类的英布,后来成了三王之一;曾为小商小贩的周勃和灌婴,后来出将入相,名留竹帛。
打铁还得自身硬,其实我们都小瞧了刘邦
刘邦起兵之初,在没有韩信的情况下,照样带着萧何、曹参、周勃、樊哙等人先于楚霸王项羽攻入咸阳,并以汉王身份,成为一方诸侯。
项羽死后,在没有张良和韩信的辅佐下,刘邦以花甲之年,同样干掉了身经百战的彭越、英布、陈郗的叛乱,而这些都凭的是他自己的本事。因此,后来才有了名传后世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既有“流氓之名”,又有“帝王之才”,这才是真实的刘邦,这也才是刘邦能够登上帝王宝座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