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的计谋有哪些
2021-01-15 14:24:12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陈平的计谋被称为历史第一毒计,这种评价不知是何人所为,简直就是无中生有的戏谈耳。若如此,又将置三国“毒士”贾诩于何地?
从历史评价看陈平是否符合“历史第一毒计”之称 刘邦临终前对吕后说:“陈平智有余,然难独任。”
项羽评价陈平:“有才无德!”
司马迁评价陈平:“六奇既用,诸侯宾从于汉;吕氏之事,平为本谋,终安宗庙,定社稷。” 陈平评价自己:“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
根据以上四点来看,似乎只有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我多阴谋”和毒计有点关联。毕竟,毒计是指狠毒的计策。
但是,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无论是战争,还是政治斗争,胜利者所实施的计谋又有多少是光明正大的呢?难道这些计谋都是“毒计”吗?若如此,不知又有多少人称得上“历史第一毒计”呢。
从“六奇既用”看陈平是否符合“历史第一毒计”之称
对于陈平“历史第一毒计”之名,应该多来源于他的“瞒天过海”之计。 据《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乃夜出女子二千人荥阳城东门,楚因击之,陈平乃与汉王从城西门夜出去。遂入关,收散兵复东。
当时,刘邦被项羽围困荥阳,若城破极有可能被擒。因此,陈平献计刘邦,让长相与刘邦非常相似的纪信冒充刘邦,并诈降项羽,为刘邦争取逃跑的机会。同时,陈平又献计让二千多名女子同纪信一同出东城门吸引楚军注意,而陈平与刘邦则趁机从西门逃了出来。
对此,有人认为陈平此计狠毒,为了自己和刘邦活命,竟置二千多名女子的生死于不顾。其实不然,就算二千多名女子依旧还在城中,如果楚军军纪败坏,这些女子的下场怕和吸引楚军注意时的下场,应该不会有太多的区别吧。
再说,谁都清楚这二千多名女子是被逼无奈,根本和普通的百姓是一样的。难道项羽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命令大军将这二千多名女子杀害,或怎么样吗?除非脑残才会这么做吧,而楚霸王项羽显然不是脑残。
所以,陈平此计并算不上“毒计”。
至于施“反间计”除范增、计封韩信灭项羽、联齐灭楚、“请君入瓮”擒韩信、解白登之围等五大成名奇策,并看不到“毒计”的影子,只有“六大奇计”竹帛留名。
对比毒士贾诩看陈平是否符合“历史第一毒计”之称
不过,贾诩和陈平确实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同时,又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一:凉州名士阎忠和历史学家陈寿,都认为贾诩和陈平有“奇谋”,并将二人平等看待。
相似二:都是“三姓家奴”。陈平先为魏王咎下属,再佐项羽,后投刘邦;贾诩先为董卓,李傕,郭汜谋,再辅张绣,后投曹操。
相似三:眼光都很毒,能够看人识人,选择明主。
本质区别:贾诩这人完全不讲道义虚名,颇有“只求自家平安,哪管风暴洪滔”的心态。所以,他才给打算逃亡的李傕、郭汜献计,让他们打着为董卓报仇的旗号,反攻长安。毕竟,自己也属于董卓一党,深怕遭到王允“秋后算账”。
可以说,他当时只顾个人的安危,根本就不将百姓、国家等大义放在心上。对此,南宋文学家、思想家陈亮曾这样评价贾诩:“汉室再乱于贾诩,终于董昭。”同时,裴松之则评价贾诩:“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
虽然,此事成就了贾诩“毒士”之名,但也成了他人生的一大诟病。相比之下,陈平并没有出过这样的“毒计”,而他的“历史第一毒计”之名又是从何而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