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姜维死后密信是怎么回事?

2021-01-19 09:26:24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

虽说,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倍受世人赞叹;但他“错用马谡守街亭”的决策,则又是他一生的最大诟病。

因此,当姜维的“敛兵聚谷”之策失败后,邓艾成功偷渡阴平并灭亡蜀时,有人在指责姜维是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的同时,又将矛头指向了诸葛亮“用人不当、识人不明”的诟病。

但是,姜维死亡82年后,随着东晋恒温灭亡成汉政权,无意中发现姜维写给刘禅的一封密函,不但使诸葛亮“用人不当、识人不明”的诟病得以洗刷,而且也让姜维的“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的冤情大白于天下。

所以,有人感吧诸葛亮终于可以瞑目了。

那么,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对于诸多蜀汉文武几乎都没有提及,却唯独提醒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显然,刘备非常担心诸葛亮重用和自己关系密切的马谡,从而造成难以想象的败局。

然而,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力排众议,任命马谡为街亭守将、王平为副将,以拒张郃的曹魏援军。不料,马谡刚愎自用,不听王平相劝,并未于街亭要道扎寨,反要在街亭道旁的侧山上扎营。结果,被张郃团团包围,断其水源,造成军心动摇,进而使马谡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破敌之策化为泡影。

接着,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时,才突然想到了先主的临终遗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为此,诸葛亮失声痛哭,悔恨不已。也因此,“用人不当、识人不明”的诟病便成了诸葛亮一生的污点。

后来,于公元238年至262年间,姜维继承武侯遗志,先后十一次北伐,“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但是,在当他最后一次北伐失败后,遭到了蜀汉幼主刘禅的亲信宦官黄皓和佞臣阎宇的陷害,只好改变蜀汉的用兵策略。由原来的主动出兵北伐,变为被动固守待敌。同时,他还将魏延、王平曾经一直延用的“分固守险”策略,变为了“敛兵聚谷”之策,关键自己又躲去沓中屯田以避祸。

对此,有人说姜维如果没有改变魏延、王平的“分固守险”策略,钟会、邓艾的大军又怎么可能顺利占据。但是,也有人说,以蜀汉的地理和人口劣势,就算采用“分固守险”策略,也只是苟延残喘,并不能改变蜀汉的灭亡命运。而姜维的“敛兵聚谷”策略,却是主动将曹魏主力大军放进来,并深沟高垒以拒,然后断其粮道,便可将曹魏的主力大军消灭于险恶大山之中,进而为蜀汉冲出“偏安一隅”扫清最大阻力。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从本质上改变蜀汉无法冲出“偏安一隅的牢笼”。

公元263年,身在远沓中屯田的姜维,闻知钟会正在关中治军,随上书刘禅应当提早防备钟会入侵。遗憾的是,刘禅却在黄皓的蛊惑下,不予理睬。结果,造成钟会入侵蜀汉时,远在数百里外的姜维无法及时布防,终致“敛兵聚谷”的千古奇谋胎死腹中,而蜀汉也因此被邓艾灭亡。

同时,姜维接到刘禅的投降诏书后,随“投降”了曹魏主将钟会。次年初,姜维诱导曹魏主将钟会叛魏,失败后姜维和家人一同遇害。

事后,有人将蜀汉灭亡的矛头直指姜维,认为他是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而作为招降姜维的诸葛亮,对姜维寄予厚望的诸葛亮,则连带受到了这些人的指责,说诸葛亮眼光太差,无识人用人之能。

然而,姜维死亡82年后的公元347年(永和三年),东晋安西将军恒温灭亡李特建立的成汉政权时,部将孙盛在成汉的宫廷密档中,偶然发现了姜维写给刘禅的一封密函:“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因而,证实了当初姜维“投降”钟会并非真心,也非不忠君殉节,而是“假意投降”,直到死亡的前一刻都在为重立蜀汉而殚精竭虑。期间,姜维确实取得了钟会的信任,钟会也已打算拔给姜维5万大军,意图割据蜀汉之地自立为王。而钟会拔给姜维的5万大军又正好是姜维的原班人马,又有地利和人和之利,完全有机会废掉钟会,重立蜀汉。结果,钟会不听姜维相劝,未能暗中处死关押的曹魏高级将领,最终反被这些脱困的将领杀死。

所以,或许诸葛亮在重任马谡的问题上存在感情用事的诟病,但是他在发现姜维这个大才上绝对是独具慧眼的,若泉下有知,又岂能不深感欣慰呢!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姜维

精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