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坛有三大家,经常被人拿出来比较
2021-01-27 09:56:29 历史 历史网 243°c 繁體
A + A -[文坛陕军] 陕西文坛有三大家,经常被人拿出来比较,他们是路遥、陈忠实和贾平凹。
谁的文学成就更高呢?这么问,其实就是在三本小说中比个高下。
是《平凡的世界》?还是贾平凹的《秦腔》?结果是,当它们一碰到陈老爷子的《白鹿原》,就都没机会了。
陈忠实为写这部书作了近10年的知识储备,从他当区文化馆副馆长的时侯起,就留心于方志。
当他有了要写一部长篇的想法的时侯,那年他已经44岁了,有了一种紧迫感。
但是他还是耐住性子,又花了二三年时间,翻遍了当地的县志和相关记载,又自学近代史和心理学。
学习资料和笔记塞满了一麻袋。
那时他因妻子小孩还是农村户口,家里分了几亩地,一直当中小学老师的他也就下地干活,体会了一把拉犁锨地的感觉,他后来说,这段亲身务农的经历很重要,一下笔,有说不完的话。
他又花了两年多时间,躲在老家的房子里写作,条件很艰苦,夏天热,冬天冷。
这一点跟路遥写《平凡的世界一样》。
他们两个人都好抽烟,尤其是写作时,一根接一根,不熄火。
写到困顿时要抽,写到兴奋时也要抽。
1992年,《白鹿原》终于写成。
当写完最后一个字,陈老并不兴奋,而是进入了一种发呆甚至晕乎的状态,好半天才缓过来。
因为他完全沉浸到小说当中去了。
当时有杂志社听他说大功告成,乃专门派一编辑坐火车到西安取稿,陈忠实把手稿交给编辑的时候说,我把命交给你了。
再后来此书出版,当年销售量就达到了五六十万册,一时洛阳纸贵。
莫言此时正在写他的《丰x肥x》,看过之后,好一阵没出声,因为要想超越,太难了。
1997年,《白鹿原》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陈忠实领完奖回到老家,把房里院里所有的电灯都打开,灯火通明,亮了一夜。
这是他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跟主持人朱军说的。
朱军问他,书得奖了,也大卖了,有钱了怎么花?陈老就这么回答。
写完《白鹿原》之后,陈老几年一直未动过长篇。
曾上面有人来指导,鼓励他说: 我看你《白鹿原》写的不错,这样的小说可以多写几本。
此人走后,陈忠实对贾平凹说: 他真不懂!在历史上,施耐庵只写了一部《水浒传》,罗贯中只写了一部好作品《三国演义》,吴承恩只写了一部《西游记》,曹雪芹只写了一部《红楼梦》,还没有写完。
难道一个人一辈子能出一部好作品,这还不够吗?多写几本,说来容易。
陈老是个真正经历过苦难的人,他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有白鹿原的印记。
他逝世了,跟他书中最受尊敬的人物朱先生一样,也是用自己的书垫棺材。
《白鹿原》是一本值得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仔细阅读的经典。
它从白嘉轩写起,以鹿子霖落幕,结构精巧,内容庞杂,还有些魔幻主义色彩。
书中的大部分女性都身世可哀,命运悲惨,尤以田小娥之死让人印象深刻。
小说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以白鹿原为缩影,以白鹿两家的世代纷争为经纬,映射出整个时代的波云诡谲、荒诞不经,有太多地方值得一再玩味。
其行文风格采用叙述的笔法,文字活蹦乱跳,不拘一格,颇为奇巧。
再加上波澜壮阔的史诗般的情节,使之有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来酣畅淋漓的阅读感受。
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点击下方链接了解和购买。
作家出版社出品,正版无删节,价格也很实在。
白鹿原 陈忠实无删减历史随心看,分享好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