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为什么说寒门难出贵子?

2021-05-05 00:37:32 历史 脑洞历史观 °c 繁体
A +  A -

为什么说寒门难出贵子?区别之一,寒门的孩子在人生中,缺乏顶层设计。

很多寒门的孩子如果不是特别有天赋,那基本人生轨迹就是争取上个大学,然后争取找个好工作,然后成家立业。

而一般的可能连这个规划都没有。

而家里有背景的,往往就会有规划,比如应该往哪个方向走,在什么年龄段,能够达到什么目标。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专业,其实是寒门劝退的,比如医学,比如艺术。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不太容易获得资源,另一个部分是不容易获得规划。

很多人一生都不清楚自己要什么,随波逐流,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方面处于一种“漂泊状态”或者感到被“卡壳”。

如果人在生活中找不到明确而可靠的目标感,它带来的颓废感就会持续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

不少人尽管才华出众,仍会怀疑“自己的生活中都是在伪装”,空虚痛苦。

而在积极心理学研究中,一系列会带来幸福的性格特征列表中,目标感占据着显耀位置。

所以,在人生的早期,做一些规划很有必要。

怎么做规划。

心理学家威廉·戴蒙教授专门写过一本书:《目标感》。

威廉·戴蒙教授是当今世界研究青少年发展和品格教育著名学者,被誉为“影响世界的50位心理学家”之一。

他心急于这一代年轻人普遍面临漂浮不安、不想做任何承诺的现象,透过长期、大规模的研究访谈,发现他们生命力的缺乏,在于 “是动机的来源,是目标感”的缺失。

“怎样面对这些疏离者”的挑战,也是当今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

威廉·戴蒙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将青少年分为了四类:疏离者(25%);空想者(25%);浅尝辄止者(31%);目标明确者(20%)。

可见,真正没有任何目标的少年,还是少数,但是为什么最终能够向着目标坚定前进的人也那么少呢?当下急功近利的环境难辞其咎。

而校园教育中,重复性的短期目标,比如完成作业、考高分,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未来的行程,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是,学生缺少对活动的意义的探求。

急速发展的全球经济、环境中的物质欲和肤浅的价值观也驱使着孩子们牺牲长远抱负,追逐短期的成功。

青春期既意味着问题,也意味着机会。

父母应该和孩子分享自己的目标感,但很少有父母这么做,其实当孩子们听到父母跟自己解释工作的重要性,不仅会受到鼓舞和激励,也会受到教益。

父母作为聆听者,可以做一件关键的事,即问“对的问题”,而非说教,来帮助孩子发展目标感。

他们最不应该罔顾孩子的兴趣,直接为孩子设计出一个人生目标。

父母无法选择孩子的个性,也无法编写他们的人生剧本。

比如,出身富裕家庭的大卫,一心想加入慈善组织,认为有机会还可以实践组织管理和法务工作。

白手起家的爸爸却坚决反对,认为儿子应该申请法学院,获取高学位,进公司工作,而不是在慈善组织浪费时间。

两人为此大闹了一场,最终各退一步。

父子看似和解,但大卫的自信、投入和激情都不如往昔了。

其实,年轻人并不希望大人们把艰难的现实遮盖起来,他们希望学会的是如何在这样的现实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威廉·戴蒙在研究中发现,高目标感的年轻人都展现出一种“务实的理想主义”意识,也就是说,当现实确实无法实现抱负的时候,他们知道如何接受可能性上的局限。

同时,他们有一个根本特征,即在追寻目标的过程中展示出的创业精神。

这是一本关于青春期教育和生活意义的书,适合家长、教师和青少年阅读。

如果引导得当,任何一个青少年、无论天赋、才能如何,都有能力寻找到一个目标,并持续投入其中。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成了持续“学习者”,并培养出了这个年龄段很少有人具备的执行力。

点下面的横条可以购买这本书。

目标感如何让孩子自发学习

历史随心看,分享好看历史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