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为什么被赶出武庙 清朝为什么容不下岳飞
2021-11-03 13:36:22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岳飞可以说是历史上知名度非常高的一个人物了,我们可以从书籍或者电视剧中了解到一些关于岳飞的事迹,特别是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在民间广泛流传,当然他肯定也是有一些事迹是大家不知道的,而岳飞为什么被赶出武庙就是一个案例,可能之前大家都没有阅读过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因为在电视荧屏上一般都是一些比较正面的历史事件,大家对这样的事关注度也比较高。
岳飞为什么被赶出武庙
岳飞为什么被赶出武庙
武庙,全称武成王庙,又称武成庙、太公庙等,最初是封建王朝设置用来祭祀周朝开国第一功臣姜太公以及历代名将,以作世人楷模的。唐朝开元年间,官方比照已成型的文庙祭祀体系,开始供奉历代十大名将,也即“十哲”祭祀。唐朝的入选的“十哲”名单有: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
后来,中国历经五代十国、宋朝、元朝、明朝的朝代更替,除了明朝废除了武庙的祭祀外,其他朝代基本上都延续了这种制度,当然随着朝代更替,武庙祭祀的形式、内容、规模和将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十哲”基本没有变化。
到了元朝,武庙又在形式上恢复了唐朝“十哲”的祭祀规模,据《元史·祭祀志五·武成王条》载:武成王立庙于枢密院公堂之西,以孙武子、张良、管仲、乐毅、诸葛亮、岳飞等十人从祀。
直到清朝入关后,雍正皇帝到武庙视察,看到有一个熟悉的人——岳飞赫然在列,顿时大怒,立即喊人把岳飞赶出武庙。但是把岳飞赶出武庙之后,武庙里就剩下了九人,中国人素来讲究十全十美的,这可不行,于是,雍正大手一挥:把关羽抬进来!
那么,雍正为什么执意要把岳飞赶走,让关羽进来呢?历史随心看带大家去详细了解。原来,清朝自称金朝女真人(现考证是西伯利亚乌德盖移民)的后裔,那么如果留痛打金人的岳飞在武庙,就等于是在打自己名义上老祖宗的脸,而且岳飞代表的是中原人民反抗异族入侵的反侵略精神,这是满清绝对不希望看到汉人学习的。但是满人统治者同样需要一个忠君爱国的武将形象,教育家奴为大清卖命,巩固满家的统治江山。既然把岳飞从武庙移除,那么寻遍历朝历代,最符合这个条件,能取而代之的最佳人选就是关羽了。
所以,勤劳治国、训民有方的雍正,把岳飞赶出武庙,请来关羽填补空白,就是最睿智、最有利于大清治理民心的抉择。
岳飞成为明朝最好的反思教材
到了明朝,外有异族入侵之虞,内有流寇作乱之患。特别是明中后期,朝中奸党宦官横行,明王朝处于风雨飘摇的动荡局势中,历史仿佛是宋朝的再次重演。于是,前朝人物岳飞成了最好的反思历史,寄托衷肠哀思的载体。
岳飞为什么被赶出武庙
无论是在官方话语还是在民间视野中,岳飞都一再地被提起,并且地位被再度拔高。如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将岳飞列为历代三十七名臣之一,“从祀历代王庙,配宋太祖享”。景泰五年(1454年),武功伯徐有贞创岳飞庙于汤阴故土,景泰帝御题为“精忠之庙”。至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政府甚至将岳飞置于神的地位,加封其为“三界靖魔大帝”。
当时,皇帝的加封诏书是这么写的:“咨尔宋忠臣岳飞,精忠贯日,大孝昭天,愤泄靖康之耻,誓清朔漠之师,原职宋忠文武穆岳鄂王,兹特封尔为三界靖魔大帝”。这时的岳飞俨然已成为朱明王朝的精神图腾,开始扮演起一种家族守护神的角色。
岳飞重新请进了神庙
民国元年(1912年)11月20日,袁世凯甫一出任大总统,就发布“关岳合祀”命令,把岳飞重新请进了神庙,并下令民国海陆将领均需按时祭拜“武穆”,甚至详细规定了祭祀礼节及贡品用度。
但是随着北伐战争的打响,打倒军阀变成了举国口号,北洋军阀尊崇岳飞,自然岳飞也就被连累戴上了“宋代军阀”的帽子,并遭到革命力量的批判,很多地方岳飞庙尽毁。
北伐胜利后,国内矛盾缓和。国民政府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将岳飞与伏羲、神农、黄帝、孔子、孟子、关羽等十二位历代名人列为“先哲类神祀飨祭”,并列入法典,岳飞一下子就成为了“民族英雄”的化身。
此后,从抗战到新中国建立、直至改革开放前,岳飞在官方评价体系中也还先后经历过“华夏之魂”、“封建家奴”、“革命敌人、千古罪人”之类的形象变化,真可谓一波三折。
岳飞为什么被赶出武庙更多的原因大家都多多少少有点清楚了吧,岳飞在我国的历史上也是名留青史了,当然有一些统治者在当时对岳飞做事的方法是不认可的,毕竟治理民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毕竟没有一个统治者希望自己的风头被一个将军所掩盖,而且历史随心看的小编认为,在当时尊崇岳飞有鼓励民众造反的意图,这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