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为什么下西洋?来分析一下
2022-05-13 11:31:47 历史 遥山书雁(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c 繁体
A + A -不知道大家对郑和的文章是否了解,下面由历史随心看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喜欢。郑和为什么下西洋?一种说法是,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朱棣就怀疑自己的侄子可能逃亡海外,郑和下西洋的主要使命就是探寻建文帝的下落。
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朱棣皇位的获得不是很符合封建的正统观念,遭到不少人或明或暗的反对,所以他为了巩固统治地位,改变不利的政治局面,便派郑和出使海外各国,宣扬国威,提高自己的声望。
但不管是哪种说法吧,其结果都是郑和在朱棣的要求下,开始了他的七次下西洋壮举。
这样,在永乐三年(1405)六月的一天,郑和与他的船队从苏州刘家港启程,泛海至福建长乐,然后借着海上信风之助,由闽江口扬帆出发,驶向浩瀚的海洋。
文献记载,郑和的船队,有大小船只数百艘,其中有一种叫“宝船”的船,长度能达到四十四丈四尺(约138米),宽度能达到十八丈(约56米),可容纳上千人,光是启用篷帆锚舵都得二三百人喊着号子才行。
除了船,还有人,人数也很让人叹为观止。有多少呢?不少于两万七千人吧。但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些人员专业种类齐全,分工细致明确。其中有官校、旗军,勇士等军事人员,有火长(负责航海罗盘)、舵工、水手等航海技术人员,有铁锚匠、搭材匠等维修人员,还有通事(负责翻译)、买办、书算、医士等各类办事人员。
并且,每艘船上还装载了大量粮食、淡水、盐、茶、酒等日用品,以及用于贸易交换的铜钱、绸缎、织锦、瓷器、铁器等各色货物。
表面上看,郑和的航行是一趟财富之旅。其实朱棣不需要也不希望郑和为他赚一个铜板,朱棣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希望能够万国来朝!
郑和下西洋,前后共计七次,历经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时间跨度近三十年,行迹遍及今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等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一路历经艰辛,劈风斩浪,每到一处,就按照朱棣的命令,以明朝使节的身份,展开外交活动,并邀请当地的国王或首领来中国访问。
在永乐年间,郑和所到过的海外各国,仅派使来华的次数就达318次....这在之前的历史中是从来没有过的。
除了展开外交活动,郑和还与很多国家建立了朝贡贸易关系。所谓朝贡贸易,是指明朝准许外国使节在进贡的前提下,随所乘交通工具携带商货来中国进行贸易。
一般来说,外国输人中国的东西主要有香料、药材、制瓷原料、珍稀动植物等特色产品,中国输往各国的东西主要有丝绸、瓷器、铁制工具、茶叶、货币、书籍等特有产品。
与贡品相比,“四夷宾服”“际天极地皆王臣”的满足感才是皇帝更看重的东西。而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每当朝廷接受香料、珍奇等贡物后,都会按照“厚往薄来”的原则予以赏赐。明朝在接受贡物后,还会进行大肆赏赐,除了丝绸、瓷器等物品,当然还有钱!
史料记载,朱棣是个“视金钱如粪土”的皇帝,永乐三年(1405),仅赐给日本国王的铜钱就有150万枚,次年又赏赐1500万枚,王妃500万枚。以至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日本干脆自己不铸铜钱,以永乐铜钱作为流通货币。
郑和下西洋,对于明朝政府来说,肯定是个赔钱的买卖。据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推测,永乐期间,郑和下西洋大约花了600万两白银,差不多相当于国库年支出的两倍,就这还不包括造船等各项花费。
有人曾进行过统计,当时建造和修补一艘船要花费1600两白银,按照每次出航260艘计算,仅造修费用就要几十万两银子。
《明史·郑和传》认为,郑和下西洋“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所以反对郑和下西洋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而支撑朝贡贸易体系的下西洋活动将注定不可持续。
永乐二十二年(1424),朱棣去世,朝中反对派占了上风,继位的朱高炽于是诏令“下西洋诸番国宝船,悉皆停止”。郑和船队被封,全体官兵被调往南京镇守。下西洋活动被迫停止。
直到几年后,又一任皇帝朱瞻基为了扭转“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的局面,才决定再派郑和下西洋。这是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
宣德八年(1433),郑和于归国途中,积劳成疾,在古里病逝。古里即今天印度的卡利卡特,有人说古里成为郑和最后到达的地方,似乎是一种天意。因为在二十多年前,他第一次到达这里时,意气风发之余,立下了“刻石于兹,永昭万世”的豪言壮语。而现在,他心满意足地在这里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郑和船队回国后,他的骨灰被安葬于南京弘觉寺塔地宫。在这里,他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就在郑和去世几十年后,明朝政府下令“闭关锁国”,沿海百姓不得与任何外国船只发生任何贸易行为。后来,朝廷甚至发布过一道命令,声称谁要建造双桅杆以上的船只,就视同叛乱,处以死刑。于是,随着中国海军体系的自我毁灭,造船技术上的进步也戛然而止。
中国呢,在后来的历史大变局中,整整落后了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