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被俘后,姚广孝说:你千万不能杀他,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绝了
2022-05-13 11:23:28 历史 遥山书雁(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c 繁体
A + A -朱棣,方孝孺,今天历史随心看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燕王朱棣带兵南下时,姚广孝嘱咐他说:“殿下攻下京城后,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但你千万不能杀他!杀了他,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绝了!”
方孝孺,浙江宁海人,父亲名叫方克勤,是洪武年间一名奉公守法的官吏,因“空印案”获罪被处死,这事我在前面的章节中提过。史料记载,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每天读书超一寸厚,有“小韩子”之称。
长大后,方孝孺拜大儒宋濂为师,常常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已任,在士林中影响极大。
不过奇怪的是,朱元璋虽然对方孝孺很欣赏,却一直没有重用他,若按照《明史》的说法,他是朱元璋故意留给朱允炆的人才。
朱允炆即位后,方孝孺先后被任命为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等职,与齐泰、黄子澄构成朱允炆的主要智囊团,讨伐朱棣的诏书檄文都出自其手。
方孝孺被俘后,朱棣虽然不太理解姚广孝话里的意思,但出于慎重考虑,刚开始并没有为难方孝孺。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他的打算。朱棣觉得,既然自己的皇位来得不是很正,那么不如借助方孝孺的声望和影响力,写一道昭告天下的诏书,以申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
想法确实挺好,只不过让朱棣失望的是,方孝孺比他预估的还要难搞定。
方孝孺见朱棣之前,已经被关进了监狱,精神状态不是很好。等到他出去见朱棣时,穿得也不好,因为他穿了一身孝服。
还没等侍卫反应过来,方孝孺已经跑进殿廷,伏地大哭不绝。
朱棣见他来者不善,尴尬地说:“先生不要这样了,我是学习周公辅助成王的。”
方孝孺问:“成王在哪里?‘
朱棣答道:“自焚死了。”
“成王的儿子呢?
“国家需要一个年长的君主。”
“那成王的弟弟呢?
“这是我的家事。”朱棣终于忍不住了,说完这话,让人拿出纸和笔给方孝孺,逼着他给自己写即位诏书。
方孝孺倔脾气上来了,坚决不写。
朱棣倔脾气也上来了,逼着他写。
方孝孺于是边哭边写,但只写了四个字。这四个字差点把朱棣气晕,因为内容是“燕贼篡位”。
朱棣终于愤怒地失去理智,说:“你不写,不怕我灭你九族吗?”
方孝孺早就做好了死的准备,慨然说:“灭我十族又如何?”结果,朱棣真的灭了他十族。
历史上,从来只有九族,但是朱棣为了满足方孝孺的“愿望”,就把他的朋友门生作为一族,凑成十族,全部杀掉,共计873人。
方孝孺则被处以凌迟,在死前,他看着受自己牵连,将要就戮的弟弟,泪流不止。他的弟弟倒是看得开的人,还写了一首诗宽慰他说:“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回家山。”
虽然感觉有些凄凉,但有时仔细想想,也确实是这样。因为一旦你选择做“取义”这件事,就应该做好“成仁”的准备,无论结局多么超出你的想象。况且,明天太阳还会照常升起,要么照在他的墙头,要么照在你的坟头,并没有谁会真正在意的。
其他被灭族和施以酷刑的文武官员还有很多,如左佥都御史景清,对朱棣篡位的行为非常不满,但一直憋在心里。直到有一天,他怀刃入朝,试图刺杀朱棣。未果,朱棣为了报复,将景清剥皮灭族后,还顺藤摸瓜,诛杀他的左邻右舍,史称“瓜蔓抄”。
兵部尚书铁铉,曾在靖难之役中大败朱棣。朱棣进入南京后,他又拥兵淮南,企图兴复,后被逮捕。铁铉铁骨铮铮,面对朱棣的霸凌,抗言不屈,破口大骂。朱棣下令划开他的髌骨,割去他的耳鼻,以磔[zhe]刑寸割处死。其用刑之惨为历史所罕见。
不过有点奇怪的是,尽管朱棣在杀人这件事上不输历史上任何一个暴君,可事实上,很少有人把他当成暴君。
对此,有学者解读道: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朱元璋毕竟出身草野,头一次当皇帝,政治手腕有诸多不够老到之处,许多招法用得过辣过猛,杀人过多,成为政治败笔。而作为朱氏家族的第二代皇帝,朱棣继承了老皇帝的政治智慧,文化水平更高,性格更阴鸷,手法更老到更圆熟。
比老皇帝更高明的第一点就是适可而止,对残暴用之有度。目的达到了之后,他就适时收手,着手修补自己的形象。
因而,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七日,当朱棣正式登上皇帝宝座后,做的最主要的一些事就是,继续执行洪武时期重视社会生产的政策,大兴水利,轻徭薄赋,多次迁徙有钱的和没地的百姓到北京垦荒屯田,等等。与此同时,他还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使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比如削藩、迁都、设立内阁和重用宦官。
此外,他还完善了文官制度,减轻了由于废除宰相给皇帝还政带来的极大压力。同时,这也是为内阁制度的建立而奠定了坚实基础。就这样,短短几年后,明王朝已经重新恢复了生机,社会秩序开始进入稳定阶段。
朱棣亲自倡导编纂永乐大典,而它已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极为珍贵文化遗产之一。外交上,他派郑和七下西洋,开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先河,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
就这样,在朱棣的统治下,大明王朝进入了巅峰时期。他在继承父亲朱元璋打下的江山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永乐盛世四个字就是最高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