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伯龙激光陀螺仪,解开钱学森密码,为中国导弹装上了眼睛
2022-06-09 18:30:07 历史 李砍柴(北京浪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c 繁体
A + A -对高伯龙和激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随心看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背心院士”苦熬42年,燃尽生命解开钱学森密码,为中国导弹装上了眼睛,让美国忌惮不已。他是谁?
他就是我国国宝级专家高伯龙。
高伯龙1928年出生于广西岑溪,从小就对物理情有独钟,特别喜欢钻研。
1975年,在钱学森的建议下,高伯龙被邀请加入了激光陀螺科研组。当时高伯龙已经47岁了,如此年纪,他要离开自己熟悉的,心爱的理论物理研究,从零开始进行激光的研究。
可他没有丝毫犹豫,反而坚定地说说:“不干就可能给国家留下空白,再难也要坚持走下去!”
最开始,高伯龙也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资料就钱学森留下的两张纸,一点门路都没有。
不过高伯龙也没气馁,充分发挥了自己理论物理专业的优势,在一次次坚持不懈的计算中,竟被他反向推出了激光陀螺的计算逻辑。
仅仅1年多,高伯龙就从理论上突破了“钱学森密码”,令许多人意想不到,却也大大地振奋了人心。
1976年高伯龙撰写的《环形激光讲义》奠定了我国激光研究的理论基础。
但问题马上接踵而来,国家给高伯龙团队下拨的经费只有4万元,4万元能干什么呢?
经费不够,高伯龙就异常的“抠”,他们就把一间废弃的食堂改造成了实验室。实验设备则是用高伯龙推着板车从建筑工地上捡来的废料,拼凑起来的。
可高伯龙及团队并没有因此而抱怨,高伯龙也坚信: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没理由做不到。
他像着了魔一样,没日没夜地泡在了实验室里,因为激光测试要保证环境密闭,无噪音,所以实验室里不敢开风扇,也不敢开窗,夏天的实验室就像个大蒸炉。
他也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身上长满了痱子。
为了解决许多复杂的数学推导和计算,没有设计软件的高伯龙在60岁高龄时重新当学生,自学了计算机编程。
在攻坚最关键的一年,高伯龙经常废寝忘食,不吃不喝熬过了无数个夜晚,已经上了年纪的他一下暴瘦了30多斤。
努力必将有回报,1994年中国第一台环形激光工程样机诞生了。从1971年得到那两张纸,出到1994年研发出中国第一台激光陀螺样机,高伯龙他们花了整整20年,青丝熬成了白发。
但随后,高伯龙又盯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让激光陀螺走向应用,成为真正的武器之眼。
于是已到退休年纪的高伯龙再次走上了专研之路,他常常穿着件背心,在电脑面前一个个地按着键盘,屏幕上是一堆的公式。
在高伯龙78岁这年,我国第一套新型激光陀螺的导航系统诞生,它的问世将激光陀螺的作用真正激发,在实验中导弹如同生眼,发发命中。
2014年,央视节目《军事报道》中,播放了86岁的高伯龙院士在电脑前工作的模样: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盯着屏幕,单指敲着键盘,神情专注认真。
高伯龙院士这一生,就像电影里的“扫地僧”,他把人生最宝贵的年华都燃烧给了祖国的科技发展,正因为他的坚守,拉近了我们与美国20年的距离。
2017年,这个为中国激光科技照亮一束光的老人离开了。你想问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他?永远都会有人记得他的,也永远记得那些和高伯龙院士一样为祖国奉献一生的科学家。
参考资料:《国防科技大学高伯龙院士:一生为激光陀螺旋转》《他破解“钱学森密码”,让中国武器指哪打哪,否则会被美国卡脖子》
作者:小舒大人
编辑:剩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