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岳飞一生没有打过败仗吗

2023-06-16 13:56:15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鹤龄,号吴鲁,汉族,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和爱国诗人。他一生戎马出征,立下了赫赫战功,被誉为“国士无双”,“千古第一名将”,因其军事才能和爱国精神而备受后世景仰。

岳飞一生没有打过败仗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或“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

身为一位令国人景仰近千年的民族英雄,大英雄岳飞热血悲壮的一生,却也遭到过个别刺耳的质疑:岳飞那杀得凶悍金人“此间震恐”的辉煌,大多都是南宋人虚构的?

之所以有此质疑,一是因为南宋奸臣秦桧手太黑,害死岳飞的同时,更疯狂删改宋金战争时期的各类资料,甚至到了“藏书万卷焚之”的地步,岳飞征战时期的各类记载,更是“稍及于己者,悉皆更易焚弃”。

更重要的原因是,岳飞的死敌金人那边,在记载历史时,更是常见讳败为胜。

金军的各类悲惨败仗,要么被《金史》轻描淡写,要么就是只字不提。于是也就有了这甚嚣尘上的论调:岳飞真有这么牛?那为什么《金史》都不写呢?

而且,顺着这类论调延伸,另一种奇特观点,也是常见“流行”:既然《金史》上不怎么提岳飞的战功,反而常见金军“打胜仗”的威武表现,那么宋金议和前的局面,分明是金朝占绝对优势嘛。

南宋以“必杀飞”换来的《绍兴和议》,岂不是救国救民的大功劳?

这种质疑是否成真?最直接的答案,却得从传说中“看低”岳飞的《金史》里找。

一《金史》“看低”岳飞了吗?

其实,对《金史》这种报喜不报忧的表现,清朝史学家赵翼就一针见血:两国交兵,国史所载,大抵各夸胜而讳败。

而在“夸胜讳败”这条上,《金史》也是相当“给力”,比如韩世忠痛击金兀术的黄天荡大战,放在《金史》里,就变成了“(被金兀术)追北七十里”“世忠(韩世忠)仅能自免”,也就是被打的全军覆没。

而曾经浴血死战顺昌,背城大破拐子马的刘錡更惨,翻遍整个《金史》,这一仗竟连影都找不到。可以说,拼命“矮化”这些守护南宋的抗金战将,就是《金史》的风格。

“待遇”相对好一些的,则是守护蜀地的吴玠吴璘兄弟,这哥俩在《金史》里,各自出现了十次之多,其戎马生涯的几场代表作,也都多多少少有提及。

毕竟这哥俩与金军交锋年头太长,他们痛击金军的川陕各大战役,更是绞尽脑汁也绕不开。“出镜率”自然也就高。

那么,“出镜率”仅次于吴家兄弟,在《金史》里被提到八次的岳飞呢?

乍一看去,《金史》对待岳飞,也是各种踩。岳飞的每次出场,常见各种败仗。比如“宗弼还军于汴,岳飞等军皆退去”,“(王伯龙)军渡采石,击败岳飞”“宗秀率步骑三千扼其冲要,遂与诸军逆击败之(岳飞)”,另外还有阿鲁朴等人痛击岳飞,岳飞率十万大军攻城不力退去之类的记载。总之,不是岳飞被打退,就是岳飞打败仗。

可要细看这些“败仗”,就有意思了,“王伯龙击败岳飞”那次,岳飞还是杜充麾下的一员偏将,对照《宋史》记载就知道,是被昏聩主帅杜充带累着退兵。至于其他几次呢?

参考发生年头就更明白,都发生在绍兴十年,岳飞大胜后被宋高宗逼迫,不得不含恨退兵后。

与金军交手的“岳飞”,大多都是打着岳家军战旗的北方义军。

特殊一些的是“宗秀击败岳飞”那次,与之交手的并非岳飞,而是张俊杨沂中等人,却被《金史》摆了乌龙,甩在岳飞身上。

所以说,《金史》里“贬”岳飞的那些记载,大多都是“趁岳飞不在”。

但即使这样,《金史》依然在不经意间,表达了死敌金人对岳飞的真实看法。

金章宗年间,南宋宰相韩侂胄发起“开禧北伐”,却不料被金王朝抄了后路,直接策反了镇守蜀地的宋将吴曦(抗金英雄吴璘之孙)。

有意思的是,金王朝写给吴曦的劝降信里,除了大赞吴曦祖上的护国功业外,更笔锋一转说起了岳飞:“且卿自视翼赞之功孰与岳飞?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一旦见忌,遂被叁夷之诛,可不畏哉”——你的抗金功劳能和岳飞比吗?岳飞都被南宋杀了,你还呆在南宋干嘛?

没错,“威名战功暴于南北”,正是金王朝君臣们,对于岳飞从未改变的看法——岳飞,就是死敌金人眼里,让他们几代人之后,依然念念不忘的强大对手。

所谓“岳飞战功是虚构”的论调,单看“贬”岳飞的《金史》就知道,那是严重的读书不认真。

二:宋金和议,究竟谁该呼幸运?

那既然《金史》里 “夸胜而讳败”如此明显,那南宋以杀害岳飞换来的《绍兴和议》,究竟价值几何?

这事儿,金朝这边,也是很有“发言权”。

首先曾对此作出预言的,就是完颜杲。这位金太宗的亲弟弟,金灭北宋时的统帅,金兀术的老上级,亦曾一度攻克临安和明州,杀得宋高宗仓皇逃到海上。

这样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帅,又怎么看待宋金战争的前景?

他去世于1130年9月,那还是金朝军事力量的巅峰年代。

担忧金朝未来的他,也在临终前写下《临终遗行府四帅书》。

而就在这封遗言里,完颜杲告诉金王朝,一旦南宋决心死战到底,战争机器全面开动,经济人口处于劣势的金王朝,几乎无法匹敌,唯一能做的自保办法,就是扶持做俘虏的宋钦宗,在北方建立傀儡政权,作为金朝自保的屏障。若非如此,南宋“任贤用众,大举北来,乘势撼(收) 中原人心,复故土如反掌,不为难矣。”

以这个意义说,最需要一纸和平协议的,恰恰是看上去如狼似虎的金王朝。

而在《绍兴和议》签字前,金兀术嚣张南下的淮西战役上,虽说金兀术气焰十足,不停朝着南宋喊话,扬言不议和就接着打。

但金军当时的实际处境呢?

金朝人李大谅的《征蒙记》里就写的清楚,金兀术亲口承认,当时金军虽然小胜了杨沂中,但其实精锐尽失,补给更是断绝,已经到了“辎重俱尽”的地步,甚至“若宋军渡江,不击自溃”,简直是崩溃临界点。

那都惨到这个地步了,金兀术怎么还能硬撑着喊话呢?

待到南宋把议和答书送来时,强撑了好久的金兀术,也终于大松一口气,当场一句泪奔实话:“若能决,无一人一骑得回也”——南宋如果敢接着打,咱们就全军覆没了。

甚至得意洋洋的金兀术,还自己夸了自己一句:“吾私心用智,但一檄书下,遂取捷”——你看,明明咱们金军都要山穷水尽了,我故意耍心眼装强硬,南宋就上当了。

就连多年后,南宋史学家李心传,也发出一声哀叹:可见金人势穷力竭之实。

言下之意是,这《绍兴和议》,真是让金人捡了大便宜啊。

了解了这个,也就不难理解,“促成”《绍兴和议》的秦桧,为何至今还要跪着。

正如大儒朱熹的一句怒斥:秦桧之贪功以自专,忌贤害能,隳中兴之大计,其罪上痛于天——为了个人私利,出卖国家利益的人,即使经过千年,也应该被盯在耻辱柱上。

同样的道理,以岳飞为代表的,那一代浴血护国的抗金英雄们,纵是沧海桑田,依然值得我们由衷的纪念。

其中的道理,正如一位伟人对岳飞的评价:“英雄永远为后人所纪念,坏人永远为后人所唾弃。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岳飞   败仗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