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长平之战后,秦国崛起,燕国为何要在赵国背后捅一刀?_赵国

2020-02-19 10:01:54 历史故事 风长眼量 °c 繁体
A +  A -

原标题:长平之战后,秦国崛起,燕国为何要在赵国背后捅一刀?

公元前259年,长平之战后,秦国一方面兵临邯郸城下,一方面约燕国出兵赵国。

秦军凌厉的攻势,并不是赵国面临的唯一威胁,在赵国东北方向的燕国,此时也在背后捅了赵国一刀。

赵国与燕国,本来是两个和睦的邻居,自公元前313年燕昭王即位起,一直到公元前265年,半个世纪没有交兵。

在这半个世纪里面,赵国与燕国大多数时候都是盟友,五国伐齐的主将乐毅兼任赵、燕两国的相国,因此赵、燕两军在长达五十年的时间内,处于一种相互合作攻打齐国、压制秦国的态势。

赵、燕这对好兄弟,反目为仇是因为一个齐国人。

公元前265年,赵国起用齐人田单,令其率三千新兵南下进入韩国。赵国朝野目的是让田单帮着训练新兵,根本没想让他建功立业。田单就用三千毫无经验的少年,攻克韩国小城注人。

赵威后立即调回田单,赵韩关系一直密切,自然不能因田单破坏两国友好往来。田单又来到北河间,在武垣招募新兵,且一举攻克附近燕国中阳等四座城池。

赵威后再度召回田单,此后赵国朝野再不敢给田单兵权,生怕放虎归山,齐国安平君田单的表演时刻也因此戛然而止,赵燕关系也蒙上了阴影。

虽然这一事件田单的个人色彩比较隆重,并非赵燕两国全面交恶的表现,至少赵国人认为自己没有继续对燕国用兵的打算。

但赵国这一次不太慎重的出兵,给燕国造成的心理影响是深远的,破坏了半个世纪的赵燕盟约,燕国上下产生南下攻赵报复之心。

可是赵国太强大,燕武成王不敢动手,燕国上下心态上逐渐就靠向秦国一边。五年之后,长平之战结束,赵国损失四十五万大军,燕国认为机会来了。

燕国策反赵国武垣令傅豹,并在武垣集结兵力,厉兵秣马,大有与秦军形成东西夹攻,灭亡赵国之势。

武垣位于北河间西南部,北河间是燕齐激烈争夺地带,双方都想把这里当作缓冲地带。匡章破齐后,北河间在齐国控制下。后来五国伐齐,燕军占领齐国七十多座城邑,北河间自然落入燕国之手。

问题出在五国伐齐的统帅是乐毅,兼任燕国与赵国相国,作为一个赵国人,他让赵军控制北河间西南部的武垣。当时燕国占据大片齐国富饶土地,燕国人当然不会计较武垣这弹丸之地。

田单复齐时,齐军反攻到中黄河(黄河三道岔中间那道)以南,北河间岌岌可危,燕国与赵国必须共同抵御齐国渡河,武垣在赵国手上对燕国有利,这样能把赵国拖入战争

武垣成为赵燕冲突点,始于赵孝成王初期。当时赵国用大片领土交换齐国的田单,田单以武垣为中心,攻克附近几座燕国小邑。虽然赵孝成王很快就收回田单兵权,但燕国当然担心赵国会继续扩张北河间的领土,解决这个隐患,除非燕国攻占武垣,将赵军排挤出北河间。

自赵武灵王护送燕昭王回国即位以来,赵燕关系密切,特别是五国伐齐期间,双方军队配合默契。现在赵国武垣令傅豹,本也是燕国人。

历史上燕国与赵国的战争不多,燕国几乎逢赵必败,因此燕国绝不敢单独挑战赵国。燕王喜选择这个时间点与秦国东西合璧,与其说落井下石,不如说是顺势而为。

赵孝成王与叔父平原君谋划,眼下核心问题还是怎么解邯郸之围,至于燕国那背后一刀子,只能暂时忍痛。赵国失去武垣,势力范围从北河间退出,对燕国的威胁大幅减小,但未伤及赵国多少。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燕国

精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