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_锦衣卫

2020-06-25 15:03:23 历史故事 猫眼观史 °c 繁体
A +  A -

原标题:明朝覆灭时,强悍的15万锦衣卫去哪了?

明朝末期,朝纲败坏,文武百官甚至上下官级腐朽不堪,导致的后果则是引来了关外清兵的入侵,还有天下百姓的纷纷起义,这两方貌似都“里应外合”的要推翻明朝政权。当时明朝虽然积弱严重,但依然手握重权,拥有着号称全明朝最强悍的十五万锦衣卫,可是后来这支军团为何没有出来拯救即将败亡的明朝呢?

所谓锦衣卫乃明朝的官署分支,是专门负责搜集各种情报的部门。当年朱元璋打下明朝江山,又恐忧麾下群臣会谋反,故此找了个理由建立一个“拱卫司”组织也就是后来的锦衣卫。

后来,锦衣卫经过多任皇帝的大力扶植,权力越来越多,人数逐渐庞大,且成为了皇帝的侍卫,负责直驾侍卫以及追捕、侦查、刑讯等工作。

然而最重要的是,庞大的锦衣卫组织不受群臣将相指挥,唯独只听命于当今皇帝,大多数会秘密进行侦察、取证、抓人、判刑等一条龙服务,直接就跑到某个官臣家里抓人,事后在给皇帝汇报也可以。故此,当时的文武百官纷纷对锦衣卫敢怒不敢言。

然而锦衣卫仗着是皇帝的“红人组织”有时候也目中无人,并且会通过过大的权利而野蛮生长,导致明朝后期的锦衣卫人数一度膨胀到十五万之众,换个角度看其实就是一支只听从皇帝调动的军队。

但是到了清兵入关,各地农民起义闹事的时候,锦衣卫为何不挺身而出呢?其实这得追究到统领锦衣卫的首领,当初锦衣卫虽是皇帝的私人组织,无人有权干涉,但皇帝日理万机,夜夜笙歌,基本没多少时间去亲自管理锦衣卫,故此就需要一个值得皇帝信任且有大能力的人来负责统领这15万锦衣卫。

当年崇祯皇帝上位后,心怀匡扶明室理想,勤奋治业,欲挽回明朝大局,然而在用人方面,他也有看走眼的时候,错误的把锦衣卫都督职位交予给一个叫骆养性的人。

据说骆养性是嘉鱼人士,乃前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的儿子,公元1624年,骆养性被升为锦衣卫百户,之后又升至左都督,从此后便负责统领锦衣卫,但其人手段毒辣,敢拼敢杀,特别爱用刑部的刑具敲碎囚犯的牙齿。不过,崇祯当初可能看中他的办事效率,并没怀疑过他的忠心。

时值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形成大势欲攻来京城,而在天津治理军队的骆养性则表示称:“昨年京师瘟疫大作 ,死亡枕藉,十室九空 ,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然而崇祯还是命令骆养性带锦衣卫大军火速回京城防守,以免李自成趁虚而入。

可惜,当时的京城已是瘟疫肆虐过的重灾区,因疫情病死之人数不胜数,横尸街头无人收埋,原驻守在京城的大三营明朝军队亦遭到瘟疫横行,死伤过半,剩余的将士也垂头丧气,根本无法再组织战斗力,另外京城的三万战马,死得也只剩1000来匹。看到这般惨状,骆养性多少有点消极,甚至有点抗命起来。

同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城心切,不顾城中瘟疫尚存,下令发起大规模攻城行动,而此时的北京城仅剩下五万余名残兵,根本无法抵抗犹如洪水般的起义军。直到京城快沦陷之际,崇祯这才察觉锦衣卫早已不受自己控制了,而锦衣卫都督骆养性则不听崇祯的旨令,公然选择隔岸观火,没下令让锦衣卫去驱赶农民军,也不临阵倒戈去帮助李自成。为此这十五万锦衣卫,除了一个义士杀进战场牺牲之外,其余的均选择了袖手旁观任由明朝灭亡。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故事传记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