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西峡故事——探寻屈原与西峡回车屈原岗的渊源_屈原
2020-06-25 15:05:43 历史故事 南阳看点 °c 繁体
A + A -原标题:端午“节”的西峡故事——探寻屈原与西峡回车屈原岗的渊源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
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其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祭祀屈原演化而来的。
如此说来,
西峡县与端午节颇有缘,
因为西峡有个屈原岗。
屈原岗是屈原“扣马谏王”地,
屈原岗是目前全国唯一历史遗存下来
用屈原名字命名的古地名;
西峡屈原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屈原庙;
屈原的《国殇》、《抽思》、《天问》等作品,
或是在西峡创作的;
屈原曾经掌管丹淅,西峡是屈原施政地。
端午节日访屈原
西峡县有个镇,名回车镇,据说,回车镇这个名字,就是从屈原扣马谏王让其回车而来的,在下辖的村子里,赫然写着屈原岗村、回车堂村。据说,当年屈原流放此地,闻楚怀王去陕西的武关与秦王会面修好,屈原意识到这是楚怀王中了张仪连横之计,这么做会破坏了已经形成的齐楚魏韩合纵抗秦的态势,于是拦住楚怀王的马,劝其不要与虎狼之师联合,但楚怀王因听信谗言已经不再信任屈原。屈原无奈,在岗上捶胸顿足,仰天长叹:“荃不察余之中情兮,恐皇舆之败绩。”后怀王被俘,客死秦国。
在屈原岗至今还有一块石碑,是清代内乡县(治西峡)第113任知事邱铭勋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撰写的:“古中乡之北有霄山焉,迤西而东见。夫土脉崇隆,丘陵矗峙,蜿蜒横亘,为秦楚往来通衢。土人告余曰:‘此屈原岗也’。夫屈原历今几千百年矣!
西峡和屈原的渊源
屈原岗位于西峡县城东南10公里霄山脚下,现西峡县回车镇境内,相传战国时楚怀王因不纳屈原谏阻败北至此追悔而得名,现存屈原岗碑和屈原祠等遗迹。历史上西峡地处秦头楚尾,扼秦楚之咽喉,通陕甘之通道,曾有一段时期一部分属于楚国一部分属于秦国,战国后期,楚国多次屯兵于此抗秦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也在此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主要的有屈原岗、屈原庙等。西峡和屈原的渊源有:
1、屈原曾流放汉北,流放地在南阳西峡。屈原曾在楚怀王时期流放过楚汉北,即相当于今天的西峡、淅川、内乡等。根据学者的研究,屈原这次被放逐,实际上只是与楚王“疏离”。屈原的《抽思》:“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好姱佳丽兮,牉独处此异域。”即多年阔别的故乡,虽然美景如故,但是心情却有着进入外乡的感觉。
2.屈原曾经掌管丹淅,南阳西峡是屈原的施政地。屈原曾经掌管丹淅。王逸注《楚辞》:“屈原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
3.怀王伐秦,屈原竭力劝阻,西峡是屈原扣马而谏地。根据明嘉靖《南阳府志》、清康熙《内乡县志》、清屈原冈碑文记载,屈原冈原名劝王冈,相传屈原在此劝阻楚怀王伐秦,怀王不听,导致丹阳战败,兵败后楚怀王返回此冈,仰天长叹,悔不听屈原的劝告,后人称此冈为屈原冈。
4.屈原始祖在丹淅,南阳是屈原故里,有学者主张西峡是屈原出生地。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据学者研究,屈原所说的“伯庸”不是其父辈,而是指屈姓的始祖,即见于《世本》和《史记·楚世家》的句亶王“熊伯康”,或者“熊毋康”、“熊无康”。根据历史事实,句亶应该在丹淅境内。专家普遍认为,丹淅地区关于楚国昭、屈、景三姓的记载,西峡地区屈姓自然村的普遍存在以及秦楚大战的发生地,大量楚国贵族墓葬的发现,都说明屈原祖籍及出生地与南阳的密切关系。
5.西峡是屈原作品的重要创作地。学者普遍认为,屈原流放汉北,创作了《抽思》;在回到祖籍地创作了《天问》,在丹阳之战后创作了《国殇》。
6.西峡屈原庙是中国最早的屈原庙。《后汉书·延笃传》:延笃“遭党事禁锢,卒于家,乡里图其形于屈原之庙”。延笃 ,字叔坚,南阳 人。生年不详,卒于汉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年)。《后汉书·延笃传》关于南阳屈原庙的记载,是已知见于正史的最早的关于屈原纪念建筑的记录,这说明最迟在东汉,南阳已建立了屈原庙。
走进屈原岗
岗上原有一座屈子庙,
内塑屈原披头散发、
面孔朝天的行吟图像。
现仅存"屈原岗"三个大字的青石碑一方。
屈原岗小学后院内有屈原庙,创修时间已无从考证。庙宇为砖木结构瓦房。当地老人实证:屈原岗小学本是利用闲置的屈原庙地址改建的学校,屈子祠因年久失修在民国时期已然坍塌,现存建筑是解放后在原址使用原材料重建。
在祠内见一方石碑
名曰:功德碑,嵌在墙角处
墙上有古砖,有学者考证,可能是是唐代方砖
祠外部四周墙壁上还残存着壁画
祠前有两尊石兽,
用当地食材打造随着岁月的刀割打磨,
已然看不清石兽的容貌,
只能凭这些模糊的印记想象它当年的威武霸气。
庙内墙壁和木梁上撰刻有大量楚国风格的壁画
后山墙镶有清戊寅年间(1878年)
内乡知事高袖海题写的石碑文,
石碑正中竖写:"楚三闾大夫屈子神位"。
端午节由来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两千多年来,
端午节早已从节日变成了一种情怀,
挂艾草、吃粽子、系五色绳、喝雄黄酒……
端午节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怀,
屈原留下的不只有端午节,
还有备受我们推崇的爱国精神。
如果历史是一条汹涌长河,
那么时间就是这条长河上涌起的波涛,
它把端午冲刷成人们熟悉珍贵的节日。
因为是端午教懂我们珍重,
愿心中的这份情愫会沿汨罗江流至永远。
(素材来源:西峡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