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历史上三次正确的改革却导致国家灭亡,不包括王莽改制_改革

2020-07-10 21:11:16 历史故事 80后影评 °c 繁体
A +  A -

原标题:历史上三次正确的改革却导致国家灭亡,不包括王莽改制

在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中,每次到了文明转型的关键关口,那些“半新半旧”的总是更容易活下去,而彻底革新的往往会暴亡,“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令后人扼腕叹息。

第一次,是在秦汉之际。当时中国处于分封制向郡县制转型、贵族体制向官僚体制转型的时候。

秦国统一东方六国的过程,也是先进体制淘汰落后体制的过程

当时一统天下的秦朝,锐意革新,全盘推行郡县制,领先时代一步。结果引发东方六国旧贵族势力的反扑,又恰逢中央出了个赵高,搅得朝政一片混乱,最终短命而亡,享年仅14岁。

秦末起义示意图,起义主要起源于不适应新体制的东方地区

继之而起的西汉王朝,在秦代的基础上退了半步,将全国领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沿用秦代的郡县制,另一部分则恢复古老的分封制,玩了个半新半旧的混搭,叫“郡国并行制”。

西汉郡国并行制示意图,东方地区恢复了分封制

结果呢?两汉成为长治久安的大一统王朝,延续四百来年。

东方六国旧地普遍恢复分封制,尊重了当地的政治传统和统治需要,较好地缓和了东西部之间的矛盾,维持了国家基本盘的稳定(当然,这中间伴随着西部对东部持续的削弱和同化,不可避免也会发生七国之乱这样的武装冲突。)

后来,当位于西部的中央政府出现危机时(外戚诸吕作乱),东方的同姓诸侯王们就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保住了刘氏江山,避免了重蹈秦朝因中央奸相作乱而覆亡的悲剧。这一次,“退半步”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东方的刘姓诸侯王是遏制外戚吕氏的关键力量

回头再看秦朝,你那么急着把所有领土都置于中央直辖之下干什么呢?你治理的过来吗?

第二次,是在隋唐之际。当时中国正处在门阀士族衰落,庶族地主兴趣的时代。

当时一统天下的隋朝,锐意革新,大力推行科举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领先时代一步。结果门阀贵族的保举做官途径被堵死,便铤而走险发动叛乱,隋朝短命而亡,享年20来岁。

隋末起义的各路群豪,大多是被科举制断送了仕途的旧贵族

继之而起的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退了半步,科举制实行“双卷制”,给门阀士族子弟开后门,搞了个半新半旧的假科举制,结果呢?唐朝成为延续近三百年的大一统盛世。

唐代科举考试不严密,“推荐”制是一个后门,给贵族们留了空。

有人统计过,唐朝通过科举入仕做高官的人里,70%都是官二代贵族,明显是开后门导致的。

科举制给贵族们留了个后门,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有奔头,就不会再像隋末那样揭竿而起一拥而上了,皇帝们就可以通过正常的政治斗争途径将其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同时选拔寒门官员,逐渐实现统治集团的新陈代谢。

回头再看隋朝,你那么急着把门阀士族铲草除根干什么呢?你皇室也不是门阀士族吗?先把他们都稳住了,然后再慢慢削不行吗?

第三次,是民国时期。当时中国处于由君主专制向近代民主政体转型的时期。

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锐意革新,效仿美国三权分立政体,搞了个五权分立的宪法,在亚洲建立起一个制度超前时代一个脚步的民主共和国政体。结果很快就陷入了内乱中。

北洋军阀混战形势图,每一个军阀背后都有一个列强,中国被肢解,这是缺乏强有力中央集权制度保障的必然结果

继之而起的新中国,采用的是古今结合的办法,实行民主集中制,较好地平衡了中央与地方、统一和自由之间的关系,让中国在协调中稳健发展,成长为一个大国。

今天再看民国,仍旧后怕,群狼环伺之下居然还自己搞分权制衡,是嫌列强瓜分中国不够快是吧?

……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总结下来就一个道理:中庸之道。与时俱进、追求进步是对的,但是千万要注意分寸,领先历史半步是除旧布新,领先历史一步,则会死得很惨很壮烈。

这个道理,汤师爷早就看透了: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王莽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