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知过是大智,敢于改过是大勇_郭琇
2020-07-13 20:52:08 历史故事 大道知行 °c 繁体
A + A -原标题:韩愈:知过是大智,敢于改过是大勇
01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韩愈在《五箴》中说:“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其意是人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过失,而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却不改,说明他是个没有勇气的人。
古人很注重改过,《周易》讲“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宋代李觏《易论第九》“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强调了知过改过的重要性;明袁了凡在《了凡四训》里,则结合自身经历和毕生学养,讲述了“知行合一”的改过之法。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犯了过错,关键在于是否正确认识和对待过错、能否改过从善。古往今来,先贤之所以受人尊重,正因为他们有“闻过则喜”的高风亮节,“知过不讳”的坦荡胸襟,“改过不惮”的知耻后勇。知是改之始,改乃知之成,二者正向交互、相辅相成。何以知过、如何思过、怎样改过,不仅是衡量个人素质的标准,也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02
“知过”为先
有“过”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觉。《礼记·中庸》有云:“闻过而终礼”,即一个人明白了自己的过错,就会开始掌握行为规则,最终到达礼的境界。
何以知过?一曰“重自省”。“自省”是人们一直推崇的修身改过方式。《亢仓子·训道篇》中说“君子检身,常若有过”,孟子提出了“反求诸己”,荀子则把自省和学习结合起来,作为实现知行统一的一个环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西汉扬雄在《逐贫赋》中说道:“三省吾身,谓予无愆。”意为每天多次自我反省,就可以避免过失。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圣贤们的“日省吾身”要义在于经常反躬自省、时时警诫自己。
自省,“省”的是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通过“省”来直击我们心灵深处的痛点,因为只有意识到了自身问题,才有可能去改正。我们经常说要超越自我,其关键环节就在于通过坦诚面对思想深处的缺点、不足,检视自身差距,把“省”到的“过”予以改正,最终实现自身认识和行为的脱胎换骨。
二曰“听人言”。虚心对待他人意见,若能虚怀而纳之必能得其真、受其益。听不进任何意见、容不得任何批评,连听到善意的反映不同观点的建议都感到刺耳,这是没有修养的表现。
《弟子规》告诫:“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如果听到批评就生气,听到表扬就欢喜,那么狐朋狗友会慢慢接近谄媚巴结,而良朋益友则会逐渐疏离。《资治通鉴·晋纪》有云:“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誊日损而祸至。”就是喜欢听人指出自己的过错,检讨自己的言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过错就会日渐消除而福分就会增加。
03
“思过”为要
“过而不思,其过愈显;过而思之,思而改之,善莫大焉。”思过是一种自身审视,也是一种自身调节,是不断纠正自我、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和升华人格品质的必经过程。
如何思过?悔悟为第一阶段。“悔者,善之端也,诚之复也。”有了悔意,从内心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并为之悔恨懊恼,如此方能转化为改过迁善的行动。
清人郭琇任吴江县令时,上司余国柱是个巨贪,他也没能抵挡住一些诱惑。后来新任上司汤斌到职后,着手整治官场贪腐之风,对郭琇的行为严加斥责,使其无地自容,悔恨不已。郭琇痛定思痛,和衙役一起挑来清水,把县衙大堂冲刷得干干净净,并贴出告示:从前的郭琇已经死了,现在的知县是另一个郭琇。从此,郭琇不仅自己清廉自守,而且还成了“打虎英雄”,被称为“铁面御史”。知耻羞愧,是郭琇“洗屋雪耻”的先决条件。
思过还须明理,要深刻剖析发生问题的原因,形成内心深处的清醒和下一步改正的方向,这是思过的另一重要阶段。
04
“改过”为重
知过、思过,更要有改过之行,如此方为天下之大勇。
王阳明有言:“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对他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了,一定要改。”遗憾的是,晋灵公未能真正改过,残暴依旧,最终被臣下刺杀。
若是真心改过,务须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绝不能藏着掖着、捂着盖着、虚着飘着、慢着耗着,最后“讳疾忌医”“病入膏肓”。
明朝宰相徐阶就为我们树立了改过的典范。一年,他担任浙江省主考官,阅卷中间发现一名士子在文中用了“颜苦孔之卓”这个典,他百思不得其出处,遂批上“杜撰”,“置四等”。当时,凡卷子上有主考的不佳评语,考生照例要到堂上“领责”。这位士子捧着卷子上去,为自己申辩:“大宗师见教诚当,但此语出《扬子法言》,实非生员杜撰也。”徐阶连忙从太师椅上站起来,应声云:“本道侥幸太早,未尝学问,今承教多矣!”然后“改置一等”。
改过是一件严谨的事,容不得半点马虎。但要做到改过也非常困难,因为不仅要认识到错误,更要用坦诚的心灵去面对错误,就连孔子都发出感慨:“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所以说,知过是大智,敢于改过则是大勇。
能改过,是一种至高的美德,是大智更是大勇。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言:“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我们犯错误,就像走在迷途上,知错不改,则在迷途上越走越远;知错能改,知错必改,一切歧路就都会变成归家的路。
“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时时刻刻注重改过,知错为先,思过为要,有过必改,见贤思齐。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