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为何唐朝以前都称帝,唐朝以后都称宗,如汉武帝与唐太宗?_唐朝

2020-07-13 23:20:27 历史故事 昊童侃历史 °c 繁体
A +  A -

原标题:为何唐朝以前都称帝,唐朝以后都称宗,如汉武帝唐太宗

大家好,我是昊童,一个专注中国古代史的90后小编

唐太宗李世民和汉武帝刘彻,都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封建帝王。但估计很多朋友心中都会有一个疑惑,那就是同样是皇帝,为何李世民被称为宗,而刘彻被称为帝。如果屏幕前的您也有这个疑惑那请不要着急,可以继续往下看(等不及的朋友可直接滑到最后看答案)。

备注,以下内容皆为昊童个人见解,不喜勿喷,谢谢。

第一点,庙号稀缺

我们当下人为了方便记忆而将刘彻称为汉武帝,但事实上他的全称应该是汉世宗武皇帝刘彻。这其中汉世宗为他的庙号,武皇帝为他的谥号,而刘彻则是他的名号。在唐朝以前,庙号绝对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在汉朝,那庙号更是珍惜的令人发指。

可能会有老哥奇怪,昊童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其实很简单,汉朝绵延400余年,共计24位皇帝,但有庙号的却只有七人。这七人包括汉高祖(太祖)刘邦,汉文帝(太宗)刘恒,汉武帝(世宗)刘彻,汉宣帝(中宗)刘询,汉元帝(高宗)刘奭,汉光武帝(世祖)刘秀,汉明帝(显宗)刘庄,汉章(肃宗)帝刘炟。

从这儿不难看出,因为庙号的稀缺导致我们不能直接用这个来称呼他们。但不能用庙号也不能直呼其名,那该怎么办呢?最后有聪明的历史学家提出,可以用谥号称呼,因为无论哪个皇帝都有谥号,而且当时的谥号还很短,只有一个字也便于记忆。因此,我们现在称呼唐朝以前的皇帝,大多都是谥号,比如汉武帝和北魏孝文帝。

第二点,谥号太长

唐朝建立之初称呼谥号还是比较流行的,但当皇位传到唐高宗李治的时候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当时的唐高宗李治多病且不能时常处理朝政,因此便让武则天代替他。但朝政毕竟是件大事,武则天如果仅以皇后的名义去处理自然不太合适。所以李治便给他们二人各自上了一个尊号,天皇和天后。

但尴尬的是,他们这边改了称呼那之前的皇帝怎么办?于是乎聪明的李治便在谥号上打起了注意,他先是给李世民改了谥号,而后又给李渊改了谥号,而且都是非常长的那种。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后世的唐玄宗李隆基看先辈们玩得这么开心,便也加入其中,而他这一加入,就把原先已经很长的谥号改的越发长了,比如李世民的谥号被从文帝改成了文武大圣大孝皇帝。

因为谥号改的太长且为后世起了一个不好的带头作用,所以当代历史学家再次为了方便记忆,便重新将称呼从谥号改为庙号,即现在的唐太宗,唐高宗。

这里昊童多嘴两句,唐朝以后除了称呼庙号以外还会称呼年号,即明清时期的嘉靖,万历,康熙乾隆等,那这是为什么呢?就昊童个人所知,明朝以前的皇帝非常爱变换年号,比如宋太祖赵匡胤就有三个年号,而女皇武则天甚至有18个年号。但明清时期因为朱元璋立下的祖训,所以基本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一世一元)。

而称呼本就是为了方便,所以后世的历史学家便将明清时期的皇帝不再称呼庙号或谥号,而改称年号,反正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也不会发生叫差或叫错的事情。综上所述,唐朝以前之所以称帝,是因为谥号齐全且简单。而唐朝以后之所以称宗,则是因为庙号齐全且简单。

历年今日:1402年7月13日,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占领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失踪;1900年7月13日,八国联军攻陷天津;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都称宗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