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清平乐》的宰相为什么有好几个?宋朝官制套路多_清平乐

2020-05-15 13:29:09 历史故事 路上读书 °c 繁体
A +  A -

原标题:《清平乐》的宰相为什么有好几个?宋朝官制套路多

《清平乐》最近大家都在追吧?路sir看完后有一个迷惑点,就是咋有那么多宰相啊?

按我们大多数人的理解,宰相,丞相,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除了在中国象棋里,你在哪儿见过那么多相啊?刘邦的宰相是萧何刘备的宰相是诸葛亮。怎么到了宋仁宗,一会儿一个吕相,一会儿又出来一个王相,他们到底谁是二把手?王相和吕相每天吵吵嚷嚷,他们俩到底谁的官更大?

这就得从宋朝的官制说起了。

宋朝官制,基本上由地方系统和中央系统两部分组成,《清平乐》中对地方官说得不多,咱们也就略过不讲了,就着重讲讲中央系统。宋朝的中央官制,又分成两个系统,用八个字来概括,叫做“三省六部、二府三司”。

一、三省六部是什么?

我们先从地位比较低的三省六部说起: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对应今天我们国家的人力资源部,民政部,外交部,国防部,司法部和工信部。当然职责不完全一样,我们就拿来作个比喻。各部门的主官是尚书,副部长是侍郎。所以在电视剧里,咱们看到谁谁谁就任户部尚书了,就知道他其实干的是民政部部长的活儿。

六部之上,是管理六部的三省,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主要是负责决策国家大事,替皇上起草诏书。

门下省的长官叫侍中,负责干活的叫给事中。为什么要多提一句这个给事中呢,是因为门下省是一个审核机构。所有大大小小的红头文件,无论是官员给皇帝的奏章,还是皇帝给大臣的诏令,都要经过门下省的审核。主要负责审核的官,就是给事中。如果给事中觉得文件不合适了,不管是皇帝的诏书,还是大臣的奏章,都可以驳回不批。所以,这个官权力还挺大的。

还有个省叫尚书省,主要就是当中书省和门下省一致同意了皇帝的诏令后,他们负责把诏书转发到各部门各地方政府的微信群,保证地方政府能够了解中央要他们做什么。因为唐太宗李世民曾经担任过尚书令,所以后来这个尚书令的职位实际上是空缺的。在北宋,最后的两任尚书令,一个是被扣上精神病帽子的八大王赵元俨,另外一个是西夏国王李元昊的父亲李德明。赵元俨自己是皇族还行,给李德明那个头衔,基本上就是个名誉主席的职位——他远在八竿子打不着的西夏,哪有发挥尚书令权力的机会。尚书令的主要执行长官是两位副手,叫做右仆射和左仆射。

三省六部说完了,二府三司又是怎么回事呢?

二、二府三司是什么?

先说说二府,二府指的是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管内政和军事。三司指的是在二府以下,负责国家盐铁、户籍和度支的三个部门——实际上干的是今天民政部的财政部的活。三司虽然在二府之下,但它们直接对皇帝负责。所以,这就相当于,政务、军政、财务等权力被分割,并且相互制衡。

在此之前啊,这些权力统统归宰相。到了北宋,就被一分为三了。为啥会这样呢?之前说过,宋太祖赵匡胤这个皇帝得来不正,所以他心里一直有鬼,怕别人哪天再篡了他的位置。前脚解除了地方官的军事权,后脚又看那个陪他出生入死的宰相赵普怎么都不顺眼——你现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是不是我死了,就没人能治你了?怎么办呢?分权!

所以,到了北宋,宰相还是有的,但它只是中书门下的最高长官,负责内政方面的事,官名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这个位置,还最多有三位。首相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简称昭文相;次相兼职修国史,简称史馆相;末相兼任集贤殿大学士,简称集贤相。首相、次相和末相,都是正宰相。这还没完,还有副宰相呢。副宰相的官名叫参知政事,可以有多位。

二府中的枢密院,负责军政,最高长官叫枢密使。但如果宰相兼任这个位置,就可以被称为枢相。负责三司的最高首脑叫三司使,在宋朝官职仅次于宰相,也被称为计相。

两府三司制始于唐朝,在宋仁宗的孙子宋神宗改制之前,宋朝沿用这一制度。所以仁宗朝的宰相可能有:正宰相昭文相、史馆相、集贤相、副宰相参知政事,以及算半个宰相的三司使计相。当然了,计相不是真正的宰相,如果别人这么称呼,只是表示一种尊敬。

在《清平乐》前面几集,吕夷简是昭文相,王曾是集贤相。在剧中,吕夷简和皇帝请罪的时候,称自己是副相,其实并不准确。前面咱们说了,参知政事才是副宰相,昭文相那是正儿八经的正宰相。虽然不是首相,但好歹也是次相。

今天的硬核知识就分享到这里,想收听更多《清平乐》历史知识的,快到【路上读书】爱屁屁收听吧。

编辑|凉山

排版|凉山

路上读书:全球名校博士30分钟精读一本好书。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宰相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