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李恪是李世民最优秀的儿子,但却注定当不了太子,只因他不是嫡子_李恪

2020-07-19 18:54:25 历史故事 一些美好的生活 °c 繁体
A +  A -

原标题:李恪是李世民最优秀的儿子,但却注定当不了太子,只因他不是嫡子

公元642年,太子李承乾被唐太宗废黜,发配黔州。而继其太子之位的是他的同母弟李治,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其实李世民还有个文武双全的儿子——李恪,而李世民也曾经想要改立李恪为太子,但终究还是放弃了,并没有这样做,那么是为什么呢?

是他不想还是不能?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不是李世民不想立李恪为太子,而他根本不能立李恪为太子。

第一,嫡庶尊卑有别。

众所周知,李恪是妃妾所生,是庶出,而且也不是长子,真可谓是非嫡非长了,所以论嫡论长都轮不到他。要知道嫡庶有别的观念在封建社会可谓是根深蒂固,向来是主张立嫡不立贤。所以在长孙皇后生有众多嫡子的情况下,庶出的李恪根本就不能被立为太子。

对于当时的唐朝来说,这不仅仅是嫡庶观念的问题,更是一个为了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李治背后的支持者不仅仅是长孙皇后,还有长孙皇后背后所代表的门阀势力,比如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唐太宗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影响力,否则即使让李恪坐上皇位,那也仅仅只是徒劳。

长孙无忌何许人也?与李世民是布衣之交,后来结姻亲,长孙皇后是他妹妹,李治继位时长孙无忌为顾命大臣,凌烟阁功臣像排第一。

当初李世民因太子李治过于仁弱,曾对长孙无忌提过想换太子的想法。

公劝我立雉权,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资治通鉴》

你劝我立李治,而李治性格懦弱,我怕他不能守住江山社稷,这又该如何是好?我觉得吴王李恪非常像我,不如立他为太子如何?

长孙无忌听了这段话,心中自然是一百万个不乐意,因为李治可是长孙皇后留下的唯一独苗了(三个儿子之中,已经有两个和皇位无缘了)。

于是,长孙无忌否定了李世民的提议,并说:

太子仁厚,真守文良主;储副至重,岂可数易?愿陛下熟思之。

听了这话之后,李世民放弃了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其间李世民还戏谑长孙无忌,就因为李恪不是你外甥,才这样反对的吧?可见李世民很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帝曰:“公岂以非己甥邪?且儿英果类我,若保护舅氏,未可知。”

此外,虽然史书上说李世民评价李恪“英果类我”,但这也只是父亲对儿子的口头夸奖,与分家产的事情无关。而且李恪一到成年就被撵出长安到了封地,而嫡子李泰却可以留在长安,明显李世民是偏爱嫡子的。

第二,李世民为了保全自己的骨肉,避免儿子们自相残杀。

我们都知道李恪确实是很优秀,也是李世民众多儿子中最像他的人,果断狠辣,然而也就是这点像让他与皇位无缘,让李世民彻底断了立他为太子的想法。

别忘了李世民是怎么坐上皇位的?那可是经过了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逼父逼君而得来的。因此,他深深明白皇位的诱惑力有多么大,亲情在权利面前有多么卑微,所以,身为父亲的他,当然不希望兄弟相残的戏码发生在他的儿子们身上。

而李恪虽然优秀却过于狠辣刚断,生性凉薄,假使他真当上了太子,在李世民百年后登基为帝,那么他会怎么对待那些对他皇位有威胁的兄弟们呢?

这一点可想而知,而李世民也深知,一旦李恪上位以他的心狠手辣,那么李世民的其他儿子必定都不会有好结局

所以,李世民绝对不会立李恪为太子的。父母爱子之深,则为之计之远,李恪不立也不能立,这正是李世民身为父亲的一片舐犊之情。

第三,李恪身上有着前朝血脉。

唐高祖李渊的母亲和隋炀帝杨广的母亲是亲姐妹,同为隋朝大臣独孤信的女儿。隋朝没落后,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娶了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杨妃为妻,他们伉俪情深,接连生了两个儿子,即吴王李恪、蜀王李愔。李恪集隋唐两朝皇室血统于一身,有些出身隋朝的老臣天生就对李恪有种莫名的亲近感。

但是他的劣势也正是他的血统,大家都知道,李唐天下是从杨家手里夺过来的,这种夺朝之恨不共戴天,所以,李杨两家本就有着莫大的仇恨。前朝的余孽向来是为当朝所不能容的,而李恪的母亲恰恰是前朝公主,而他李恪就是前朝亡国之君隋炀帝的亲外孙。

有这层关系在,试想唐太宗李世民又怎么可能会把皇位传给李恪,立他为太子?唐朝皇室毕竟是背叛了隋朝皇室,这就像是一个结了迦的伤疤,如果李恪上位的话,这个伤疤等于被放到众目睽睽之下抠开,指不定要流多少血出来。

而那些反叛隋朝拥护李唐的大臣又怎么会同意李世民立一个前朝之子。所以李恪生来就不可能有继位的可能,这从他的名字李恪的“恪”字就可以看出来,李恪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与李家皇位无缘了,李世民和朝廷大臣们都希望这位流着隋朝血脉的皇子能恪守本分,安心做个皇子,不要非分妄想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特别是皇帝的宝座。

所以,即使李恪多么优秀,多么努力,李世民还是不能选择流着杨氏血脉的李恪。

总观以上原因可知,李世民不能立李恪为太子,所以他才会放弃立其为太子的想法。唐高宗继位以后,在长孙无忌的主张下,将李恪又外放为梁州都督,这显然是为了提防李恪,防止他有其它想法。因为当时唐高宗刚继位,最需要的就是保持稳定,避免出现大的动荡。但没过多久,就借着房遗爱谋反的案子,大肆株连,而李恪也被杀了,这也是李恪该有的命运。

当然,说这么多,似乎好像李恪就比李治更适合当皇帝一样。不得不说,对于唐高宗李治,许多人都带有偏见,毕竟他的老婆抢了他的天下。

但事实上,李治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皇帝,大唐王朝也在其治下一度走向鼎盛,比如那不可一世的高句丽,就是他的时代灭掉的。所以,我们不排除唐太宗是因为能力选择了李治。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李世民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