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火折子,为何能像打火机一样一吹就着
2020-08-10 20:44:12 历史故事 历史战争 °c 繁体
A + A -在远古时期,因为自然界的雷电现象,地球上因此出现了火,而当古人明白火的作用后,不仅可以驱赶猛兽,还可用于照明、取暖、做熟食等,于是便开始有意识的研究制造和控制获得火的技术,这项技术也不是单一的。
在数千年前,人类就懂得利用凹面镜取火,还有打火石、火折子等,神奇的是火折子能像打火机一样一吹就着,这是为何?古人的智慧让人叹服。
火折子的发明者是南北朝时期一个不知名的宫女,据史书记载,火折子最早是在577年出现的,当时正逢战乱,从而造成资源短缺,火种保留的十分稀少,而北齐朝的宫女突发奇想,用粗糙的土制纸卷卷成紧密的纸卷,然后用火将其点燃再将其吹灭,如此便保留了火种。
宫女的想法确实成功了,这是因为火折子的里面是磷和一些易氧物质,在气温高的情况下,突然且短促有力的吹火折子,火折子与氧气充分接触后产生剧烈的反应,于是就有火了。
不用再使用火的时候再将其吹灭就可以了,这样的火折子在没有火苗时也可以看到红色的亮点在隐隐燃烧,能够保持很长时间不灭。
而火折子也不止这一种,后来的火折子也变得易于携带,在一截拇指粗细的竹筒内放火纸卷,一般火折子的纸是普通未打孔的纸钱或是草纸,将其卷起来时松紧度适中,卷成竹筒内般粗大小,再放入竹筒,然后点燃,再用盖子盖上去。
竹筒盖也是有讲究,是用火烧成碳化后的盖子,当需要火的时候,将盖子打开,然后对着火折子轻轻的吹,吹得有技巧些,便有了火,不用的时候,再用竹筒盖盖住就可以了。
明万历年间,陈振龙在吕宋岛经商时发现当地种植有朱薯,耐旱易活,无论是生的还是熟的都可以食用,因此将薯藤绞入吸水绳中带回了国内,自此中国也有了红薯。
而较好的火折子的纸制作方法是以红薯蔓浸水中泡浓,再取出捶扁,然后泡加棉花、芦苇缨子再捶,晒干,加硝、硫磺、松香、樟脑等易燃物质和多种香料,最后折成长扁筒或是拧成粗绳的模样,点燃后放入竹筒内,盖上竹筒盖。
要用的时候打开竹筒盖,一晃就有火了,不过这类的火折子十分昂贵,平常人家根本使用不起,大多是封建时代的有钱人家和帝王使用。
另外还有一套火镰子、火石、火纸的火折子,火镰是一个约莫四公分的一边薄一边厚的铁块,火石是较为常见的石英石,两者发生碰撞便会冒出火星,火纸就点燃了。
虽然古时没有现代便利,但古人们也是具有智慧的,能够创造出诸多的方法制造出火种。最原始的打火机也是从从燧石点火枪衍生出来的,1823年时,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发现氢气遇到铂棉会起火,从而发明了以其姓氏命名的打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