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安史之乱后,一个隐患一百五十余年未曾解决,硬生生将大唐拖垮了_硬生生

2020-01-12 05:02:49 历史故事 山川社 °c 繁体
A +  A -

原标题:安史之乱后,一个隐患一百五十余年未曾解决,硬生生将大唐拖垮了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朝代的强盛时期,中央集权必然是空前加强的。所谓中央集权,指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朝廷的命令。但是,当一个朝代衰落之时,势必会出现地方割据的局面,使得朝廷无力消灭割据,最终,导致其灭亡。

唐朝,就属于这种情况。

人们常说:“汉亡于外戚,唐亡于藩镇,宋亡于外敌,明亡于党争”。唐朝的灭亡是因为藩镇割据,那么,藩镇割据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这事,还得从安史之乱后期说起。公元763年,随着史朝义自杀,时经近八年,历经唐朝三代帝王的安史之乱,终于接近尾声,以大唐的胜利告终。虽然,战乱被基本平定,但是,唐朝却也再难回到鼎盛时期了。战后的恢复、叛党的安置,都成为此后朝廷亟待解决的大难题。

此次镇压叛乱也是耗尽了兵力,使得战后的大唐朝廷处于一种“疲软”的状态。但偏偏祸不单行,吐蕃见此也妄图分一杯羹屡次发动侵袭。无力集结更多军队的大唐只能选择对安史叛军进行招降,将史朝义的三位部将张忠志、李怀仙、田承嗣,分别就地封为成德军节度使、幽州卢龙节度使、五洲都防御使。

自此,叛军盘踞于“河朔三镇”百余年,也开启了藩镇割据,“长安天子、魏府牙军”的局面。

“河朔三镇”明面上已经归顺,但是,实际上,却并不服从大唐朝廷的治理,他们屡次作乱。

自代宗之后,唐朝的历任皇帝,都展开过针对“河朔三镇”的打击,但是,却始终没能将其连根拔起。直至唐朝灭亡,藩镇割据的局面依然存在。而在历代中,“河朔三镇”反抗最为激烈的,当属唐德宗统治时期,甚至,此地还上演了一出“称王”的闹剧。

到公元781年,朝廷招降的“河朔三镇”第一任首领李宝臣(张志忠,招降后由天子改名李宝臣)、田承嗣等人,相继去世。在李宝臣去世后,其子李惟岳上书求继,但是,却遭到了唐德宗的拒绝。而这一事,便成了藩镇发起战乱的导火索,使得李惟岳与李正己、梁崇义等人联军抗命。

此时,朝廷率先派遣李希烈前去镇压,梁崇义于八月兵败自杀。次年,王武俊杀李惟岳降于朝廷,却又因不满朝廷下发的报赏,而再度勾结朱滔等人联军反叛,之后,他更是自称为王。以至于,战乱进一步扩大到了朝廷都无法控制的局面,最后,以唐德宗下罪己诏收场了。

当然,也有朝廷压过“河朔三镇”的时候。

在唐宪宗统治时期,王承宗死后其弟王承元归顺朝廷,李师道被剿灭,田弘正则反正,促成了短暂的“元和中兴”。但是,唐宪宗死后,唐朝的力量不足以威慑藩镇军民,“河朔三镇”立马旧态复萌,游离于朝廷管辖边缘。

中央在接管河朔后,因长官昏庸骄矜,卢龙、魏博、成德相继发生叛乱,使得大唐再次陷入藩镇困局中。百余年间,“河朔三镇”自立节度帅,已然成为惯例,而历任的节度使,共有五十七人,但是,由朝廷委任的节帅,不过区区四人而已。

那么,“河朔三镇”何以成为唐朝最大的难题?

“河朔三镇”地处黄河以北地区,经济高度发展,徽税足足占据了九州半数之多,冀州更是盛产战马。这些财力、物力,都为武装割据提供了首要的物质基础。而且,此地长期属于国家的边疆地带,所以,兵民体格彪悍、战斗力极强。而这些条件,便奠定了“河朔三镇”的军事基础。

不仅如此,三个藩镇分属不同的领导人下,平时都处于自顾自的状态,偶尔也会有摩擦争斗。但是,他们同为安史叛军出身、唇寒齿亡,面对朝廷终究是同仇敌忾、共同对抗的态度。一旦朝廷有清缴他们的想法,他们便会抱团守一,联军共同反抗。所以说,“河朔三镇”的强大,是其能一直存在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早在安史之乱爆发前,随着唐朝经济的高速发展,均田制小农经济就已经遭到破坏,这造成大量百姓失去了生产,同时,还伴随着军队的锐减,使得阶级矛盾更是锐化到了临界点。虽然,朝廷官员发现了这一问题,但是,却又一直没有寻得解决之法,这使得这些藏匿于盛世下的隐患一直存在。

最终,在安史之乱后,全面爆发了。唐朝收复失地,夺回天下,却又面临着“闻味而来”的吐蕃侵扰。之后,朝廷招降“河朔三镇”,他们对抗外敌的同时,也不在朝廷掌控以内,甚至,屡次发起动乱。在中晚唐一百余年中,朝廷既要对付外敌,又要警惕“河朔三镇”的反抗,根本没有全力恢复生产的机会。

试想,国家没有经济基础,何以平乱、发展,使得朝廷只有小心翼翼地保持几者间的平衡。这种情况,正如文宗时期宰相牛增孺所言:藩镇对朝廷的逆顺,都不再是重点,而是他们能否抵御北面的外敌。

从安史之乱到大唐覆灭,持续了一百五十余年。这些年,“河朔三镇”一直是让朝廷头疼的存在,也是唐朝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资料: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藩镇魏博》、《唐朝藩镇问题研究》、《旧唐书·卷十三·本纪第十三》】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朝廷

精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