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民国时期三门湾开发失败的原因及对当前开发的重要启示

2020-05-30 09:51:00 历史故事 °c 繁体
A +  A -

  关键词:三门湾 模范自治 实业救国 官督商办
  三门湾在中国历史上几度浮沉,几度兴衰。宋朝时,三门湾是浙江重要的国际港口,“三门湾航帮”名震日本朝鲜、东南亚诸国,在中外经济贸易以及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明清“海禁”后,三门湾的航运业几至停顿乃至冷落,人皆不知三门湾也曾经“阔过”,昔日繁华的港口渐被废弃。直到清末,意大利人觊觎三门湾,欲租借三门湾作为军港被拒,该湾才再度进入世人的视线,引起高度关注。这种昭然若揭的侵略行径,被国人以及清廷坚拒,但同时,也敲醒了国人的昏睡之梦,意识到三门湾开发的重要性了。于是,清臣张嘉禄奏请开埠三门湾,然因种种原因,张嘉禄的奏请没被采纳,三门湾自然也无从开发。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亲自到三门湾作了实地考察,将三门湾开发列入其《建国方略》中,并在《实业计划》部分,三门湾被定为实业之要港——东方第九渔业港。之后,先后有华侨建设三门湾模范自治农垦区域;旅沪浙商欲把三门湾打造成第二个上海;省市当局与学者勘察筹议开发三门湾等等,这几次开发三门湾的规划均非常详尽,建设三门湾的规模也相当庞大,宏伟蓝图十分壮观,可惜因时局动荡以及诸种人为因素,皆未能成功。这些在当时看来,无不带着蓝色梦想的宏图,一开始描绘就宣告破灭了。这么多年来,很少有人去研究三门湾历史与文化的渊源,也很少有人去总结三门湾屡次开发失败的原因。近年来,三门湾开发的号角再一次吹响,国家乃至浙江省政府正式批准设立三门湾经济开发区,也就是说,三门湾开发建设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这时,我们再来回顾近代三门湾开发的历程,总结三门湾开发失败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得到重要启示,必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在政存,人亡政息
  意大利觊觎三门湾未果,张嘉禄开埠三门湾的奏请虽没被清廷采纳,然却引起了世人对三门湾的高度关注。早在1914年,宁海士绅胡佩珍等建议开辟三门湾,设置为县治。民国1916年8月26日,孙中山在胡汉民、朱执信等人的陪同下,考察了三门湾,称之为实业之要港,列为东方第九渔业港。同年,上海交涉使杨小川暨沪商徐春荣等又提出辟埠三门湾的设想。一时间,开发三门湾的呼声此起彼伏,甚为高涨。当时的历史条件比较有利于发展近代工业:一是客观条件比较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的资本与商品输出大为减少,这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条件;二是国内的社会政治条件比较好,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了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出台后,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积极性,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包括海外华侨均打算回国投资,掀起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热潮;三是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直接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如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的签订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影响与作用都非常大,当时,“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实业救国”等口号,已经落实到了行动上,成为各阶层人民共同的爱国准则;四是思想基础比较一致,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是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这里面有爱国心之驱使,又有商业利润之刺激,使那些民族资产阶级与有识之士投资于新式工业,尤其是那些饱受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华侨们,更是愿意结束寄人篱下的生活,回国创业,报效国家。
  落后挨打的教训非常惨痛,如果不想挨打,只有兴办实业,倡导国货,自己动手,奋发图强。1919年2月8日,北洋政府发布大总统(徐世昌)令,“切实劝导各商集资回国兴办实业”,内曰:“实业为立国要计,迭经明令提倡,尤必赖商民集合资力奋励进行,乃收实效。吾国侨民转输海外,居积致富,颇为少人。近年挟资归里,经营各项事业者,成绩昭彰,在人耳目。方今世界重视和平,亟谋康济,精神所注,势将趋重于经济一途,及兹保惠侨民,宜有劳来之政绩。内务、农商两部,通行各省军民长官,于隶籍该省之侨商,均应设法招来,随时附喻并晓谕国外各中华商会,切实劝导各商集资回国兴办实业……”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