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民国影坛六位“影后”

2020-05-30 09:51:33 历史故事 °c 繁体
A +  A -

  “首届影后”张织云
  张织云,原名阿喜。广东番禹人,1904年出生。1923年考入上海大中华影片公司,主演黑白无声片《人心》、《战功》获得成功。1925年转入明星影片公司,因主演《可怜的闺女》、《新人的家庭》、《空谷兰》而走红。
  张织云主演的情节片《空谷兰》,由包天笑根据译本小说《野之花》改编,故事曲折动人,创立了默片最高卖座纪录。张织云夺得先机,给了观众“先入为主”的印象(20世纪30年代,明星影片公司重拍有声片《空谷兰》,改由胡蝶主演)。1926年8月,上海新世界游乐场举办“电影博览会”,历时一月。举办方联合上海35家影片公司,选择新片,分期放映,每天限映6部。明星影片公司推出《空谷兰》、《冯大少爷》两部故事片。与此同时,电影博览会还开展了“电影女明星选举”活动。选举宗旨:“庶使银幕隽材得公正之评判,银灯韵事永留艳影于尘寰。”在选举中,观众投票选出了12名电影女明星作为候选人,然后再对候选人进行复选,得票最多者当选“电影皇后”。9月17日,初选揭晓,张织云、徐素贞、殷明珠名列前三。复选因故未能举行,张织云以2146票当选“首届电影皇后”。
  上世纪30年代,张织云移居香港,曾参加粤语片的拍摄,70年代病逝。
  胡蝶连摘三次“影后”桂冠
  胡蝶,原名瑞华。广东鹤山人,1908年生于上海。幼年随父母迁居天津、北京、广州等地。生活在京津地区,能说一口流利的“国语”。1924年回到上海,考入中华电影学校,自此走上影坛。她曾主演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啼笑因缘》,在观众中影响很大。
  1933年,上海新创刊的《明星日报》发起“选举电影皇后”活动。投票从同年元旦开始,限期一月,热闹非凡。明星影片公司胡蝶、联华影片公司阮玲玉、天一影片公司陈玉梅三人得票最多。胡蝶得到21334张选票,分别比陈玉梅多11306张、比阮玲玉多14044张,夺取“影后”。
  同年,英商肥皂有限公司也发起了“力士香皂奖电影明星竞选”活动,结果胡蝶又以6179票名列第一。
  1934年,中国福新烟草公司发起“1934年中国电影皇后及十大女明星竞选”活动,并于同年12月13日在《申报》上揭晓选举结果,胡蝶再次荣获“影后”称号。
  胡蝶在两年内“选举电影皇后”活动中,连中三元,无人可比。此后影坛即以“老牌影后”称之。
  胡蝶是一位爱国影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去香港拍片。香港沦陷后,拒绝与日本占领军合作,在国际红十字会帮助下,逃离香港,辗转数千里,抵达陪都重庆。抗战胜利后,复去香港。1967年息影,后来定居加拿大。
  “影后”陈玉梅
  陈玉梅,江苏孟河人,1910年出生。1926年入天一影片公司,以主演《唐伯虎点秋香》、《白蛇传》、《铁扇公主》等古装片出名。“天一”为了捧红陈玉梅,又让她主演了《空门红泪》等5部情节片,还让她参加不少社会活动,比如提倡“俭约运动”,鼓吹“布衣运动”,发起“航空救国”等,不一而足,其知名度大大攀升。
  1934年,上海《影戏生活》日报举办“民国二十三年电影皇后选举”。该报自元旦起,逐日将被选人的票数在报端公布。起初,胡蝶票数第一,王人美第二,陈玉梅第三,突然间陈玉梅票数激增,到月底选举将结束时增加到9130票,名列前茅。1月31日最后一天,又增加到30232票,以绝对多数票当选“电影皇后”。原来选举条文中明文规定“一人多投并不限制”,这就是说,只要你有钱买报,一个人投500票或1000票也是允许的。据《民报》披露:天一影片公司布施津贴给《影戏生活》,故该报遂成“天一”清一色的宣传刊物。《影戏生活》连篇累牍地宣传陈玉梅,使陈的形象在观众中日深。这次选举“影后”,留下了难解之谜:靠真投票还是靠拉票?
  陈玉梅一生拍片30余部,1934年结婚后息影。
  “无冕影后”阮玲玉
  阮玲玉,原名凤根,学名玉英。广东香山人(今中山市),1910年生于上海。5岁丧父,随母为女佣。1926年开始从影。
  1934年,在陈玉梅当选“电影皇后”之后,河南省开封市一家《联星影报》也发起了“影后”评选,结果阮玲玉当选,得票数超过了胡蝶、陈燕燕、王人美、徐来、艾霞、胡萍。据报载,阮玲玉之所以当选“影后”,主要是由于她主演的影片《归来》正在开封上映,她在片中的表演深得观众的好评。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