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民国四公子:袁克定、孙科、张伯驹、宋子文
2020-06-03 10:25:34 历史故事 °c 繁体
A + A -关于“民国四公子”,坊间流传各种版本,入选者有孙科(孙中山之子)、张学良(张作霖之子)、袁克定(袁世凯之子)、段宏业(段祺瑞之子)、张伯驹(张镇芳之子)、卢筱嘉(卢永祥之子)、宋子文(宋嘉树之子)、张孝若(张謇之子)等,其中,论出身,或论公子派头,分量最足的,无疑应该是袁克定、孙科、张伯驹与宋子文
袁克定,最后一个想当皇帝的人
我一直相信,袁世凯一生精明,最后却因为逆天而动,复辟帝制,落得个不得好死的下场,他的大公子袁克定是居功至伟的。被老袁一手请下皇帝宝座的溥仪后来在东北的种种作为都逃不掉一个“伪”字,那么算起来,袁克定,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有机会而又拚命要抓住机会想当皇帝的人了。
袁世凯曾经对他的铁杆部下冯国璋说过:“我绝不想当皇帝,当皇帝有什么好处?前清前明那些皇帝都是什么下场?他们的子女都是什么下场?我可不想给儿孙们留下杀身的隐患。”作为老兄弟,老冯是信了老袁的这段话的,因此日后老袁自食其言,到底套上了不伦不类的龙袍,老冯就非常生气,明里不得不万岁几声,背地里在南京却没少拆老袁的台。外有民军护国,内有老兄弟捣乱,老袁想不一命呜乎都难了。那么当初老袁是不是有意骗老冯?这是一段公案。老袁已死,死无对证,可就是老袁活着,也没法对证。只是我一直想,也许老袁在和老冯说这些话的那一刻,内心是不乏真诚的,他倒不是对民主共和有多深多厚的感情,只是凭他的聪明,他不能不考虑历史的骂名。
可是历史的骂名毕竟是身后事,当其时,围绕他的一群人却不想让他清静。杨度空有一身帝王之术而无用武之地,刘师培懂得揖让之礼也想大显身手,尤其是袁大公子,就是将来有可能当太子的那个袁克定,居然就敢做一份假报纸,只供老袁一个人看。今天,我们身边也会有一些欺上瞒下之辈,但他们顶多是弄些假数字邀功跑官而已,还没听说过有人做假报纸吧。袁克定做的那份报纸,不是老袁所能控制的,也不属民党,算是比较中立,因此那上面登的消息,老袁就爱信。都是些什么消息呢?说全国人民包括乞丐和妓女,都希望老袁当皇帝,为什么呢?因为老袁当皇帝,能救民于水火。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共和的结果是大家只知道吵架,什么事也办不成,还不如拥戴一个好皇帝,大家就都有好果子吃了。总统民选,皇权却神授,老袁面对选择,心里不可能不痒,袁克定一挠就挠准了。再说了,袁克定纯金的“大皇子印”都打造好了,老袁不到还没凉透的龙椅上坐坐行吗?
等到老袁发现自己被儿子用一张报纸骗苦了的时候,天下大势已颓然不可挽回,老袁的身体也已经江河日下,无力处罚袁克定了。老袁一死,袁克定倒是实打实地分了不少财产:银元8万两、黄金40两、股票7万元,他还借嫡长子的身份,把老袁的古玩玉器、昂贵钟表、名人字画等十余箱全部攫为己有,趁夜黑风高偷偷运到天津去了。
袁克定到了天津,并不老老实实地当“寓公”,时不时地折磨一下老袁昔日的老部下。明明是他想找湖北督军王占元办事,可他却让听差给王打一个电话,说:“大爷想您,近日想来看您。”实际上,是在告诉王:你得来看我啦。久在河边走,谁能不湿鞋,这袁克定也想学他爹的作派,可惜只学了点皮毛,顶多在想笼络某人时弄点小菜,让仆人抬上,穿过一条条的横竖马路,送到某人府上,再关照:“这是大爷知道您爱吃的,特地来送给您。”这些小花活儿玩腻了,他还有更绝的,为了考验北洋旧将们对他是不是忠诚,他会写封亲笔信,借钱,而当别人真把钱送到他手里时,他又马上还给人家,并且满脸堆笑地说:“笑谈,笑谈。”别人这时也得陪着他笑,心里却早在骂八辈祖宗了。
他的这些小把戏,到底闹出了一场大风波。一次,王占元从湖北回天津省亲,知道袁克定爱挑事儿,就特地到他的寓所来拜望。听差通风报信之后,袁克定却借口有“要务”,不来相见,让王占元足足等了两小时。实际上,袁克定没当上太子,身无一官半职,哪里来的“要务”?纯粹是在摆“大公子”的架子,不摆足了都不过瘾。后来王占元路经河南彰德时,又专程去老袁的墓前痛哭了一鼻子。这件事一传扬开,老袁的部下们就约齐了,从此再不理袁克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