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十大惊人奇迹_古代史
2020-06-23 20:35:10 历史战争 由句羅 °c 繁体
A + A -在弱肉强食的中国封建社会年代, 战争成了各路霸主争夺地盘和扩大势力的最有效手段。无论是华夏大地上的国与国之间的吞并之战,或者是对抗他国敌对势力的侵略之战,亦或者是开疆扩土的远征之战,战争都在用它独特的方式改变中国历史的走向,而每一次战争都在历史篇章里书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今天就让我们盘点一下中国古代战争的十大奇迹吧,其中不乏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
第十位:白马坡之战
在时期中原争夺的最高潮上演了这么一个传奇,以500兵和众老百姓面对的数千部队的一次奇袭。关羽于乱军中斩杀敌军主将之首。
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在初期,司空兼车骑将军曹操,采用声东击西战法,解围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袭斩袁绍大将颜良的作战。
是年二月,冀州牧袁绍进军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派大将颜良进围白马,攻东郡太守刘延,以保障主力渡河南进。刘延告急请援。四月,曹操为解除侧翼威胁,北救刘延。谋士建议,率军先佯装在延津(今河南汲县东)渡河,做出袭击袁军后方的姿态,诱使袁绍分兵延津。然后,轻兵急进,奔袭白马,攻其不备。曹操依行其计,袁绍果然分兵向西,挺进延津。曹操趁机引兵向白马疾进,及距白马10余里时,颜良大为震惊,仓促迎战。曹操派将军、关羽率先进击,关羽跃马阵前,望见颜良麾盖(大将所乘戎车,设幢麾、张盖),直冲过去,在万众之中刺死颜良,斩其首级而归。曹操挥令大军冲杀,袁军大败溃散,遂解白马之围。
其双方兵力对比之大,对双方战局影响之大是古代战争史很少有的。关羽斩杀颜良直接遏制了袁绍军对中原地区的袭击,并为后来的官渡之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九位: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就是商周之际周武王在太公望等人辅佐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在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大破商军、灭亡的一次战略决战。 商朝末年,周武王为兴周灭商,统兵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与商军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地区)展开的决战。史称“”。
中国商周之际 ,周武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在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决战。
周武王继位后四年( 前1057年,一说前1027),得知统治集团分崩离析,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一说还有甲士4.5万人)伐商。十二月下旬周军东进至孟津 ,与庸、卢、彭、濮、蜀(均居今汉水流域) 、羌、微 (均居今渭水流域)、(居今山西平陆南)等 8个方国部落军队及各反商诸侯军会合。周武王利用商地人心归周的有利形势,率本部及 8个方国部落军队,于次年一月初四拂晓进至牧野。商纣王惊闻周军来袭,仓促武装大批奴隶等,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一说70万,一说17万,均难确) ,开赴牧野迎战 ,初五凌晨,周军布阵毕,庄严誓师,史称“牧誓”。
武王在阵前声讨商纣罪行,统一战斗动作以保持阵形严整,严申不准杀降以瓦解商军。随即命吕望率一部精兵冲击商军前阵。商军中奴隶心向武王,纷纷倒向周军。武王以主力猛烈突击,商军。纣王仓皇逃回朝歌,登鹿台自焚而死。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此役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周争取人心、翦商羽翼、乘虚进攻的谋略,对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牧野之战是古代社会规模最庞大的一次战争,也是在军力数量极大反差的情况下,西周的军队战胜了商朝的军队。而在战争的过程中,出现的商军集体倒戈,成为古代战争历史的奇观。
第八位:灭南唐之战
是个武将匮乏的时代,但在杯酒释兵劝之前还是有一大批优秀将领存在的。曹彬就是其中一位。在中国全史,下度长江战役都是十分庞大的,两面的伤亡同样是十分惊人的。但宋朝的这次渡江战役却没损一兵一足,可算古代战争历史的一大奇观。
曹彬(931年-999年),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初年将领。在北宋统一战争中担任主要将领。曹彬是张贵妃的外甥。后周显德五年,奉诏出使吴越,累官至引进使;严于治军,尤重军纪。乾德二年率军灭后蜀,以不滥杀著称,升宣徽南院使。开宝七年率水陆军10万攻灭南唐,次年克金陵,又决策伐北汉和攻辽,以功擢枢密使。
雍熙三年,宋分兵三路攻契丹,他为东路军主将,因孤军冒进、兵疲粮乏撤军,至岐沟关被契丹军击败,致宋军全线溃退,降右骁卫上将军。后复起为侍中、武宁军节度使。即位复任枢密使。死后谥号武惠。
曹彬灭南唐之战是北宋开宝七年九月至八年十一月,在北宋统一战争中,升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曹彬等率水陆军渡江,攻破江宁消灭南唐的著名作战。
第七位:的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 )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数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主力尽丧,。
而求生。此战是霸王人生的辉煌篇章,一个天下无双猛将的闪光点。此战消灭了恐怖的秦朝军队的主力部队,是一个相当经典的战术范例。以一军之力消灭战斗力和兵力远胜于己的军队,这是古代战争史难以见到的。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它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经此一战,秦朝已名存实亡。而项羽破釜沉舟,在各诸侯军龟缩于壁垒中时带头以楚军猛攻秦军,带动诸侯联军歼灭秦将主力,如此的战果令无数后世人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景仰。
学者茅坤认为巨鹿之战是“项羽最得意之战,最得意之文。”
第一次。明朝30万军队在土木堡被瓦喇部队歼灭,英宗被活捉。瓦喇大军直扑北京,兵部尚书临危受命,于乱军中立景帝,号集民兵誓死守卫北京城。经过惨烈的战斗,不但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而且顺利迎回英宗皇帝,创造了北京保卫战的第一次神话。
第二次。比第一次北京保卫战更加凶险。在的数十万大军的猛烈攻击下,名将袁崇涣率领队伍艰难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第二阶段的胜利。然而取得这次胜利的军队居然不许进城,居然被友军用石头从城楼上面猛砸,这是古代战争少见的;最少见的是,袁崇涣在取得战役胜利后居然被下了大牢,这完全算得代战争最惨烈的奇迹。
或称北京保卫战是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中国明朝在兵部尚书于谦领导下,将蒙古瓦剌首领也先所率攻打北京的大军击退的战争,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十六日,明军主力在土木堡遭遇惨败,几乎,英宗也被俘,消息传到京城,皇宫上下惊慌一片。土木之变,使明王朝遇到严重的危机。危急之时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加强战备。十八日,皇命郕王监国。京城大官富户纷纷南逃,有的大臣也主张南迁。于谦、陈循、王直坚决反对,主张保卫京师为天下根本。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朱祁钰九月六日即皇帝位,是为景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以明年为景泰元年。
也先挟英宗要挟明廷之计不逞,遂于十月率大军进犯北京。十月十一日瓦剌军抵北京城下,列阵西直门外,把英宗放置在德胜门外空房内。十三日,于谦、石亨率军与瓦剌军战于德胜门外,瓦剌军大败。随后又转战至西直门进攻明军,也被明军击退。
瓦剌军不甘失败,又在彰义门组织进攻,明军佯装失利,瓦剌军追到土城,被潜伏在民居内的明军火枪手阻击,死伤无数,不得推进。加上,京师外围守军的奋力抵抗,到十一月八日,瓦剌军退出塞外,京师解严。
于谦和主战派官员领导和组织的京师保卫战,取得了胜利,粉碎了瓦剌军企图夺取北京的野心,明王朝。
第五位:东晋渭水之战
渭水之战是曹操为平定关中,与等关中联军的最后决战,也称。
借考演义的书目,此战重要的叙述章节是卷十二,而其前因后果则不仅是如此而已,引用史书原文:“公乃与克日会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三国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会战,陈寿只用了三十多个字就给交差了,实在有点那个,此战是中国历史上兵力最悬殊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明确记载到美国西典军校的中国战争史上最经典的战争之一。
在这场战争中,双方的指挥员体现出来的战争素养几乎决定了整个战争的走向。而整个战役所带来的影响,也决定了后近五百年的历史走向。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是战争史上战术应用的奇迹。而其间表现出的战略战术之绝妙,曹操对气候、士气等战事环境的掌握,及用兵的深谋远虑也绝非史书上那简简单单的三十多个字可以表达的了的。可以说,这场战役虽然不是三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战役,其对三国形势的影响也不及官渡、赤壁、夷陵三大战役,但其谋运之深远,则远非三大战役可比。
此战是中国历史上兵力最悬殊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明确记载到美国西典军校的中国战争史上最经典的战争之一。在这场战争中,双方的指挥员体现出来的战争素养几乎决定了整个战争的走向。
而整个战役所带来的影响,也决定了此后近五百年的历史走向。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是战争史上战术应用的奇迹。
第四位:宋末襄阳之战
襄阳之战是统治者消灭统一中国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关键一战。这次战役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的安阳滩之战开始,中经宋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援襄之战,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终因孤城无援,咸淳九年(1273年)吕文焕力竭降元,历时近6年,以南宋襄樊失陷而告结束。
襄樊之战是决定南宋命运的关键一战,南宋参加最后一次襄樊战役的主要是军事集团的部队,虽然他们浴血奋战的功绩不容抹煞,但由于指挥失误迭出,以及南宋王朝的腐败自毁长城,最终导致了这一关键战役的失败。
襄樊之战之后,南宋没有几年便迅速的败亡了,到1279年陆秀夫背着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跳海,南宋灭亡。
一个城守了十年,城里已经是弹尽粮绝,以至于到了人相食的情况下,依然坚守。在襄阳之战时,宋军巧妙的应用了地形优势,成功的阻止了蒙古军的投石兵器的猛烈攻击。
然而蒙古人找到了阿拉伯的兵器专家,改进了投石兵器的攻击距离和准确率,顺利的攻下了樊城,襄阳苦于后无援兵,内无粮草,宣布投降。此战是兵器改革的奇迹,也是汉族人民对抗侵略的奇迹。
第三位:战匈奴
霍去病是汉代名将及皇后的外甥,托孤大臣异母兄。其人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街而归。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3岁(虚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霍去病18岁开始与匈奴作战,24岁暴病身亡,本身这个人就是中国古代战争的奇迹,世界战争历史的神童。一个20左右的将军,创造性的指挥出当时机动力最高的骑兵部队,开拓河西走廊,以10000人消灭了号称有15万人口的两大匈奴部族。
在霍去病数次北伐匈奴的战争中无一败绩,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他的早死也悄然改变了后汉武时代的历史走向和东亚格局。
第二位:3000铁骑过阴山
卫国景武公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祐,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去世后谥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
阴山之战是唐与突厥的战争中一次关键性的战役,唐朝在这次战役中彻底击败了东突厥汗国,东突厥后被俘虏,东突厥从此灭亡。唐帅李靖于贞观四年(630年)二月趁夜袭击阴山东突厥驻地,因此也叫做“李靖夜袭阴山”或者“夜袭阴山”。
这是场扞卫之战,它扞卫的是大唐在东亚的地位,此战将一个崭新的帝国推向了世界的顶端。整个战役从发起到结束都极具突然型。
想象下,在长达近万里的边境线上,没有电话通讯,也不大可能有什么将领集体开会,然后各路总官集结兵力与突厥进行声势庞大的大兵团作战。
实际历史上的阴山之战发起是极具隐蔽性的,并且由个大总官的非常有效的战略佯动,使得李靖的部队顺利奇袭了吉利的大营。此战不但改变了亚洲的政治格局,也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使中国最辉煌的王朝屹立于世界东方近300年。
第一位:征战高句丽
薛仁贵这个人跟霍去病十分相识。霍去病24岁死的,而薛仁贵30岁从军。薛仁贵从军时,漂亮完成了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奇迹。在太宗驻跸山战中,薛仁贵白衣单骑,猛冲高句丽的十五万大军,使其混乱,连在场的所有久经沙场的、李道宗、李世绩等都看得目瞪口呆,这完全称得上战争的一大奇观。
在袭扰东北地方势力的战争中,薛仁贵又上演了横山之战的好戏。在西北征铁勒九姓之战中,薛仁贵将自己的传奇上演到高潮。三矢神箭使铁勒十余万人在战场上集体跪拜投降,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唯一、也是中国古代对外战争的辉煌篇章。
在征战高句丽的时候,薛仁贵用本部2000人横扫了敌军总数达25万之巨的战役。薛仁贵先后进行了新诚保卫战、金山会战、扶余川奇袭战,取得了灭高句丽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为古代中国开拓东北、治理东北起到了先锋性作用。
薛仁贵从任左领军郎将到死前雁门治代郡大都督,都对外族保持着极强的威慑。在薛仁贵69岁时,于雁门关出击阿使那元真。面对13万敌军,薛仁贵脱帽示敌,敌见之,下马列拜而退。这完全展示了大唐名将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