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战争> - 正文

明景帝的是非功过

2020-07-20 10:11:10 历史战争 retumu历史网 °c 繁体
A +  A -
明景帝朱祁钰受命于危难之时,是在瓦刺入侵,其兄英宗蒙尘塞外,大明王朝面临生死存亡之际,被太后、于谦扶上皇帝宝座的。因此,他的即位有其特殊性。 年轻的景帝不同于英宗。即位后一改过去胆小怕事的性格,大明王朝的复兴在他的统治时期落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在位时间虽只有短短八年,却将大明王朝推向了繁荣。作为一个帝王,他有才魄、有胆识、知人善任,改革图强,不失为一代明君。 景帝即位时的大明王朝已风雨飘摇,在这样的情形下,他临然不乱,果断地任用于谦、石亨等人与瓦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生死决战。他的智慧与雄心这时显露无遗,最终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皇位得到巩固,个人声望与日俱增。 景帝效法历代明君,不顾朝中阴力,极有力地支持于谦推行一系列政治、军事上的重要改革。正是由于他的坚定意志和于谦的呕心沥血,使得大明王朝的气象为之一新,天下大治,四海承平。 景帝与于谦协力治国的亲密君臣关系也是历史上不多见的,成为历史美谈。这也是景帝难能可贵之处。 然而,作为一个帝王,景帝又有诸多局限性。他心胸狭窄,对英宗诸多刁难凌辱,将他囚禁于南宫。他目光短浅,草率地废立太子酿成祸根。他过于自负,以他的聪明,对石亨等人的异心不可能没有丝毫察觉,而他自以为能驾驭他们,没有及时除去这些朝廷隐患,是他将这些人推向了英宗一边。在抗击瓦刺时立下赫赫战功的石亨,此时已成为大明王朝最大的隐患。由于景帝对他的猜忌,君臣之间已产生裂痕。而徐有贞因主张南迁一事使景帝一直耿耿于怀,得不到景帝的重用的徐有贞便心有怨言。于是他们便开始串通一气,阴谋推翻景帝,让英宗复位。景帝于是祸及自身,也连累了对他忠心耿耿的于谦。 关于朱祁钰的死因,历来人们也存在着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朱祁钰是因病而死。在《英宗实录》里就记载了有关朱祁钰身体疾病的很多事实,并认为朱祁钰最终是因为病情恶化而不治身亡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朱祁钰是被朱祁镇害死的。明朝陆釴《病逸漫记》中有这样的记述: 景泰帝之崩,为宦官蒋安以帛勒死 。这种观点应当说比较可信。历史上,清乾隆皇帝曾为景泰陵立碑题词,也认为朱祁钰是被人害死的。 朱祁镇复辟后,积恨难平,在复辟诏书中严厉指斥朱祁钰, 岂期监国之人,遽攘当宁之位 。不久,又假借皇太后制谕,宣布他的罪状:贪天位,用邪谋,废黜皇储,私立己子,变乱彝典,纵肆淫酗,不孝、不弟、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等等,可以说把自己七年来被幽禁在南宫的愤懑尽情地发泄了出来。即使这样,朱祁镇似乎感到还不够解气,在朱祁钰死后,又宣布废其帝号,赐谥号为 戾 ,称 郕戾王 ,意思是朱祁钰终生为恶,死不改悔。 当然,这仅仅是朱祁镇自己的观点。朱祁镇死后,他的儿子、曾经被朱祁钰废过太子的明宪宗朱见深,倒是不记皇叔当年之过,承认了朱祁钰对于明皇室的扶危功绩,恢复其帝号,改谥号为 恭仁康定景皇帝 ,对其陵墓也给予了帝王的礼遇。到了南明政权时代,弘光帝朱由崧大概是在风雨漂泊之中,与景泰帝朱祁钰找到了共同语言,所以赐庙号为代宗,而这时历史已经过去了187年。也许 代宗 的庙号,表明他不过是代替他人当皇帝。 史家曾评论朱祁钰说, 视天位也过于重,而视天亲也过于轻 。景帝虽然在当时没有受到礼遇,但在后世却找到了知音。明史专家吴晗称赞景帝是一位难得的好皇帝,并且曾与郑振铎一起在西山找到了景帝墓,加以修葺,辟成公园供人纪念。 无论如何,朱祁钰一生既曾力挽狂澜,救大明王朝于危难之中,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重用正统朝被迫害的忠直大臣,并对明朝战后的恢复做出了贡献,也曾因心胸狭窄而没能最终坐稳皇位,含恨而薨,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景泰帝是大明继建文帝之后又一个悲情帝王。 明景帝是有疾而终还是被害身亡? 明景帝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与朱祁镇是同父异母兄弟。正统元年(1436年),长子朱祁镇即皇帝位,是为英宗。英宗封朱祁钰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也先发动瓦刺军侵明,宦官王振挟英宗亲征。结果发生 土木之变 ,英宗成为也先的阶下囚,国不可一日无主。留在北京的众臣请郕王朱祁钰监国,未久即皇帝位,是为代宗,年号景泰。代宗即位后,对政治、经济、军事等着手进行改革,励精图治,景泰朝出现一片兴旺景象。景泰元年(1450年),英宗还京师,尊为太上皇,居于南宫。 代宗虑英宗与外人通谋议,对南宫限制很严,实际上将英宗软禁起来。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代宗生病。十六日夜间,将军石亨、宦官曹吉祥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政变。他们在南宫迎出英宗后,即簇拥英宗往东华门。东华门卫士拒不开门,英宗大声呼曰: 吾太上皇也。 卫士确认是英宗,遂打开大门。行至奉天门,英宗再次上前叱退守卫。政变人马几乎未受阻挠,进入皇宫。第二天早朝,英宗重新登上皇帝宝座。这一次政变,史称 南宫复辟 或 夺门之变 。 英宗重新上台后,改元天顺。他对失去帝位、软禁南宫8年的生活耿耿于怀,积恨难消,屡次下诏指斥代宗 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 。宣布废为郕王。 代宗在病中虽遭此巨变,身体却渐渐康复。不料二月十七日(一作十九日)癸丑,代宗竟死于宫中。代宗是有疾而终还是被害身亡?史书记载下一,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历史之谜。 从《英宗实录》看,代宗之疾,日渐沉重,终于不治身亡。景泰七年(1456年)十二月癸亥,代宗因疾不起,遂罢朝贺。石亨至病榻前探视时,见帝病沉重,即退出与太监曹吉祥谋变,以邀不世之功,从景泰七年十二月癸亥起至代宗去世,《英宗实录》有近20处记载代宗疾病状况。 对代宗之死,明代人多有忌讳。李贤《天顺日录》、杨瑄《复辟录》、尹守衡《明史窃》仅记代宗 薨 ,而不言何以 薨 。参看《英宗实录》,人们只能得出有疾而终的结论。 陈建《皇明从信录》、《皇明资治通纪》及薛应旗《宪章录》亦不记代宗死因,但记载了唐妃等殉葬事。 代宗死后,追谥为 戾王 ,其生前所营造之昌平寿宫,令拆毁,转葬于金山(一说西山),与殀殇诸公主坟相属。英宗并赐红帛若干,令代宗妃嫔唐氏等殉葬。诸妃中仅一汪妃因曾被代宗所废而幸存。 民国时期,孟森在北京大学讲授明清史,说 郕王薨 并唐妃殉葬事,不述郕王死因。 从史书看,只有陆釴《病逸漫记》对代宗的死因作如是记: 景泰帝之崩,为宦官蒋安以帛勒死。 代宗即位后,废英宗原立之皇太子朱见深,而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立为皇太子,但朱见济在景泰四年死去。代宗卧病之时,群臣请建太子,代宗不允,说: 偶有寒疾,十七日当早朝, 然十六日 南宫复辟 ,十七日早朝的竟是英宗!英宗能有复辟之日、乃代宗贻患而成。英宗以其自身的教训,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二月十七日,代宗病已向愈,英宗为防止再次发生 复辟 、 夺门 事件,命太监蒋安用帛将代宗活活勒死。为斩草除根,又赐红帛令唐妃等殉葬。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明宪宗朱见深复代宗帝号,谥景帝。 乾隆十四年(1769年),清高宗弘历为景泰陵立碑题辞,题辞中说代宗 子亦随死,终于杀,礼西山,实所自取耳。 认为代宗系遇害身亡。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