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战争> - 正文

辛弃疾一生旨在收复北方失地,元嘉北伐对他意味着什么?_辛弃疾

2020-07-22 18:55:42 历史战争 汪休 °c 繁体
A +  A -

接下来历史随心看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在开禧北伐发动之前,辛弃疾在一种既憧憬但又悲观的的心情中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中有一句写道:

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

元嘉,指的是刘宋草率发动元嘉北伐,不仅徒劳无功,而且导致刘力大损。 赢得仓皇北顾 是对刘义隆的一种嘲讽。辛弃疾写这首词正值开禧元年,这位君主颇有一番雄心壮志想要收复北方,他通过追贬的方式向朝臣透露自己的心意,此外又用主战派(tuō zhòu)为宰相,已经势在必行。

对于一生旨在收复北方失地的辛弃疾来说,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为何他会如此的悲观呢?

一场为了打而打的政治战争

说“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句话拿来形容开禧北伐倒也合适。开禧北伐是在一种十分恶劣的政治环境中被决策的,这是由于韩侂胄(tuō zhòu)掌权以后实施庆元党禁,将以为代表的一群理学官员全数禁锢,由此导致南廷上分歧巨大的政治环境。

这就导致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

在开禧北伐即将发动之前,韩侂胄为了缓和由于党禁导致的政治分裂开始笼络一些理学派官员。他打算派薛叔似统率淮西官兵,但对方辞不就任。启用知枢密院事许及之去驻防金陵,对方也以借口推脱,派四川安抚制置使丘崈为江淮宣抚使,对方也不接受。在出征之前,韩侂胄想让权工部侍郎起草一份宣战诏书,对方也委以拒绝。

因此,开禧北伐在出征之前于政治上就面临着巨大的阻力,这种阻力既来自于理学派官员的不合作,也来自于一部分官员认为北伐时机不妥。如叶适上书宋宁宗表示反对,而开禧北伐之所以被敲定,实际上是宋宁宗和韩侂胄为主要决策者敲定的。

于宋宁宗看来北伐的必要并非是收复失地,完成国家统一,而是为了提高南宋的政治地位。时代签订的“”中,南宋和的政治关系为南宋对金朝称臣,宋高宗的帝位还需要得到的册封,在国书中南宋皇帝自然也是称臣了。

到了时南宋发动“”,双方重新签订条约,也就是“”,这一次南宋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被提升为“叔侄关系”,而不是君臣了。但到了宋宁宗时,他对这种政治地位十分不满,因为金朝皇帝一向把他称呼为侄皇帝,这才导致宋宁宗有了北伐的念头。

之于韩侂胄,他确实有收复失地的想法,但另一方面,由于掌权期间他实施“庆元党禁”,将理学定作伪学,因此在朝廷了得罪了很多官员。他虽然处于一人之下的权势地位,但形势十分不妙,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他启用了辛弃疾这些主战派,以及像张釜、张岩和程松这些依靠攻击理学而起家的人。

但韩侂胄的主战想法并不是那么坚定,首先在任用人事上,他起初是希望缓和自己和理学派的关系,因此启用了对方的一些官员。但由于对方的不合作,韩侂胄只好提拔程松和吴曦这样的小人,而在开禧北伐之中,由于吴曦的叛变,导致北伐全线失利,程松则直接逃出了四川。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韩侂胄依然不启用辛弃疾这些主战派,辛弃疾是开禧北伐的主要倡导人,但韩侂胄知而不用,颇有几分故意冷落辛弃疾的意思。开禧北伐确定后,辛弃疾仅被授予知镇江府的官衔,这让辛弃疾十分消沉,同时也十分悲观。

因为对于朝廷上的政治斗争他是看的的,没有善战的将领,仅仅只是为了迎合宋宁宗的政治想法,以及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因此在开禧北伐之前,辛弃疾就已悲观的预见到开禧北伐可能的失败。同时由于自己被弃而不用,消沉的辛弃疾因此写“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处”。

以此抨击南宋朝廷用人不善,人才凋零的弊病,此外他又写: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借用元嘉北伐来影射开禧北伐的草率,恐怕最终只会落得个“仓皇北顾”的结局。同时又借用廉颇的典故来宣泄自己无法得到重用的落寞和悲愤。因此,开禧北伐实际上是一场为了政治正确而打的战争,不管有多少主和派官员反对北伐,但收复失地始终是政治正确,当最高统治者宋宁宗和权臣韩侂胄达成这样一种共识的时候,开禧北伐就在一片反对声以及草率的计划中宣战了。

用人不善和无人可用的尴尬处境

开禧北伐时期的金朝正值金章宗在位期间,这是一位文治皇帝,金朝在他的统治下文化十分繁盛,因此被称为 明昌之治 。但是金章宗后期政风逐渐糜烂,军事防备也日渐荒废,北方蒙古也由此兴起。因此,对于韩侂胄来说,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发动北伐的时机。

然而由于党争严重,迫使韩侂胄不得不启用一些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官员。如吴曦和程松,两人被派往四川主政西部战线,然而实际情况是开禧北伐还没有正式发动,吴曦就已经派人到金朝秘密通知金章宗,并和对方达成协议,自己割据四川以后希望金朝册封自己为,此外吴曦还答应将阶、成、和、凤四州割让给金朝,这活脱脱就是一个。

而作为四川宣抚使的程松为了活命,在吴曦的暗示下的逃出了四川。

丁丑,吴曦遣其客姚淮源献关外四州于金,求封蜀王——《》

所以当韩侂胄的北伐在东线接连失利以后,他一再命令西线的吴曦进攻金国,以减轻自己的压力,吸引金朝的主力,诗人也多次写信催促吴曦。后者全然不理,由于吴曦的叛变,让金朝得以将主力部署到东线,而东线的战场上,宋军之中也没有善战善谋的将领,宋军的攻势很快就受到金兵的阻拦。

当韩侂胄得知吴曦叛变后,只好将东线部队撤回,双方暂时停战。北伐的失利让主和派再度得势,无奈之下的韩侂胄只好启用丘崈两淮宣抚使,但后者很快就开始和金军进行秘密谈判,韩侂胄得知后很生气,罢免了后者。但西线的叛变,东线的失利让韩侂胄很惊慌,彼时的形势对他来说,谈判似乎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无奈之下,韩侂胄只好开始和金军谈判,可是派谁去呢?南宋朝廷上的主和派虽然音调很高,但是谁也不愿承担这个任务。最后找来找去,把一个叫方信孺的萧山县丞推到了前面,让他去和金兵和谈。由此可见当时南宋朝廷人才凋敝,畏死到了何种地步。

韩侂胄举恢复之谋,诸将偾军,边衅不已。朝廷寻悔,金人亦厌兵,乃遣韩元靓来使,而都督府亦再遣壮士遗敌书,然皆莫能得其要领。近臣荐信孺可使,自萧山丞召赴都,命以使事——《宋史·方信孺传》

而在西线,由于吴曦叛变的举动,被兴州中军正将李好义带着一群人将其击杀,此后他们推选随军转运使安丙出来主事,韩侂胄得知消息后大喜,将他任命为四川宣抚副使。但这位安丙是个无胆无谋的投机小人,起初很多人不愿意附庸于吴曦,只有他做了吴曦的官。大家决定刺杀吴曦,他却大哭说自己无兵无权,不愿参与。

西线稳定后,宋军从西线出兵收复了四州之地,但这位安丙却深怕李好义他们功劳太大,夺走自己的风头。于是下令不准乘胜北伐,又制造内讧,杀死了北伐将领,令宋军在西线的良好形势荡然无存。另一面,方信孺前往金营和谈无果,金朝方面提出十分苛刻的条件。

被激怒的韩侂胄这时候才想起辛弃疾,于是启用他为枢密院都承旨,到前线指挥军事。但此时的辛弃疾已经病重,无法赴任,同年就病逝了。而韩侂胄准备再次作战的计划也被主和派反对,在他们的策划下,开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韩侂胄在去上朝的途中被礼部侍郎和杨皇后的策划下将其暗杀。

其后按照金人的条件,将其首级送到金朝。开禧北伐宣告全面失败,正如辛弃疾所写最终 赢得个仓皇北顾 ,按照 的约定,宋朝付出增岁币为三十万,犒师银三百万两的代价,双方疆域不变,唯一的变化就是 隆兴和议 中的 叔侄 关系变成了 伯侄 关系。

赢得仓皇北顾的开禧北伐在宋朝那种的党争环境中就这样落幕了。究其原因来说,除了过于草率、用人不当之外,令宋朝饱受困扰的党争也是其数次北伐无功而返的原因。因为在那样一个和谈之风盛行的朝代,再加上宋朝士大夫势力庞大的原因,使得宋朝的军事力量始终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如就是最好的例子,而郁郁不得志的辛弃疾也是这种政治环境的产物。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辛弃疾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