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兴盛的前夜!华丽的篇章之前暗藏的是波涛汹涌!_唐朝
2020-01-12 10:03:24 历史战争 贏艘 °c 繁体
A + A -大唐兴盛的前夜!华丽的篇章之前暗藏的是!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出自《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即以正道示人。贞观共23年,在李世民君臣的共同努力下,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不断强盛,最终取得了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史称“”。
根据《通典》的记载,经历了末年的大动乱后,到了唐武德(年号)年间人口只剩下了200余万户。但经过贞观23年的发展,到了永徽三年(652年)人口已增至三百八十万户。由此可见,李世民在位的23年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
贞观23年,唐王朝不仅实现了国内的发展,而且在对外关系上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可谓内治外安,从而为时期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这样一个大掀开它华丽篇章的却是“血雨腥风、铤而走险”这样的字眼。
【玄武门前一场血雨腥风,三日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并于两个月后登基为帝】
兄弟阋墙,一直是王朝史上宫廷争斗的重要戏码。这一点,在唐朝建立之初便显现了出来。唐高祖李渊子女众多,他的嫡妻窦惠更是为他生下了、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四个儿子。其中李玄霸在李渊起兵前就离世了,所以到李渊称帝建唐后,他的嫡生儿子还剩下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兄弟三人。
唐朝建立后,按照长幼秩序李建成被立为了太子。而李世民和李元吉,一个被封为了秦王,一个被封为了齐王。对李渊起兵的始末,本文就不作过多赘述和议论了。毕竟一千多年的岁月,不知道淹没了多少事实。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李世民的战功。
在隋以及后来统一全国的大大小小战争中,李渊的儿子里李世民的军功是最大的。从618年起,李世民亲自参与的重大战役有三次。
首先,浅水原之战消灭了薛举、薛仁杲的西秦势力;其次击败宋金刚、刘武周,巩固了唐朝的北方;再则就是虎牢之战,一举歼灭了割据河南的和割据河北的。
尤其是虎牢之战,李世民班师回京时受到了长安军民的热烈欢迎。有这的支撑,李世民的威望越来越高。
虽然李世民也一直因功被加封,后来朝廷现有的官职封到头了,李渊干脆造了个“”封给他。天策上将位在诸王之上,仅次于和太子。但李世民不仅有战功,而且当时身边还聚集了不少能臣武将。诸如、等人。所以在这些基础上,对于长兄李建成被立为太子李世民多少心中有所不满。
李世民不满李建成做了太子,而已经成为太子的李建成则忌惮弟弟的军功。因此,大唐建立之初就迎来了一场兄弟之间的争储斗争。这场争斗不仅仅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两兄弟之间的斗智斗勇,更是分别以太子和秦王为核心的两个政治集团的较量。
论战功李建成的确不如李世民,但也不能就此判断李建成是个庸才。为此,近代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讲了句公道话,他说:
然高祖起兵太原,李建成即与太宗各领一军。及为太子,其所用官僚如、魏徵之流即后来佐成贞观之治的名臣,可知李建成亦为才智之人。
公正一点讲,李建成和李世民应该是势均力敌的。当时李建成身边也聚集了不少猛将谋士,而且还有四弟李元吉的相助。但在这场宫廷内斗中,这位大唐的第一位皇太子最后却落了个惨败的下场。为此,我们也只能拿天命来为李建成开脱了。
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身边文臣武将的怂恿下最终下定了决心——杀掉太子李建成及齐王李元吉。在和房玄龄、、尉迟恭等人商议后,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下伏兵,准备先发制人。一场血雨腥风在所难免,唐朝的第一次宫廷政变“”随即上演。
其实当时李建成和李元吉接近玄武门前已经觉察到了不对劲,但最终还是没能逃脱亲兄弟的杀戮。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和李元吉被射杀,之后他们的儿子也统统遭到了杀戮。这是大唐的第一次政变,也是一场血腥、暴力的精心设计的杀戮。
玄武门之变三日后,李世民就成了大唐的新太子,并于两个月后登基为帝是为唐太宗。
【大唐内乱突厥趁机发兵,千钧一发之际唐太宗铤而走险】
玄武门之变终结了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二人的恩怨,以李世民为首的秦王集团取得完胜而。但李世民登基后不久,北方的突厥人就举十万大军攻打了过来。
突厥是当时中国北方的一个,隋末天下大乱之际发展壮大了起来。唐朝建立之初,不仅北方的少数民族部落臣服于突厥,就连许多中原的割据势力也依附于突厥。李渊起兵时,也曾结好突厥。因而,当时的突厥大有当年鲜卑拓跋氏之志,欲图入主中原。
但不巧的是,那些曾经依附于突厥的中原割据势力,后来一个个被李唐消灭了。突厥的力量某种程度上被削弱,因而入主中原的美梦自然也搁浅了。但626年唐朝内部的玄武门之变,又让突厥人看到了希望。
当时的突厥已经分裂成东西两部,正处于强盛时期。得知李唐内部发生了政变,于是东突厥发兵十万向大唐突袭了过来,他想趁这个新生的中原王朝政权未稳之际取而代之。
突厥的十万大军先从泾州(今甘肃泾川北)打开了一个缺口,而后一路挺进没多久就打到了武功(今陕西咸阳市武功县)。等到农历的八月二十四日,也就是唐太宗登基的第十六天,突厥大军已经打到了高陵(今陕西西安高陵区一带),此时距离唐都长安已经不远了。
虽然唐太宗派出了尉迟恭等领兵御敌,并且在泾阳(今陕西咸阳泾阳)取得了小胜,但依然无法挽救整体战局无法遏制突厥人入侵的步伐。最终突厥大军还是打到了渭水河畔,此时距离长安城仅四十里之遥了。
突厥大军在渭河的北岸驻扎了下来,一时间长安城内人心惶惶。在这千钧一发时刻唐太宗李世民决定铤而走险、剑走偏锋,国家危亡时刻李世民拿出了他帝王的胸襟和胆略。于是,这位大唐的新皇帝只带了房玄龄、等几个随从,便骑马来到了渭河南岸。
【为大唐的兴盛赢得了时间,唐朝迎来第一个治世“贞观之治”】
李世民是个军事天才,更是个谈判高手。他不卑不亢、不畏不惧,一面责备颉利可汗背约,一面与之和谈,并与此同时调集军队前来驰援。最终在李世民的疑兵之计下,突厥因畏惧而退缩,此和唐朝在渭水便桥上签署了停战协议——渭水之盟。
签署完停战协议双方斩白马立盟,而后颉利可汗便带着他的突厥大军撤离了唐朝。本来的一场恶战,就这样在李世民的“铤而走险”下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渭水之盟让李世民终生难忘,这是对他的一次考验更是一种耻辱。但不可否认的是,渭水之盟却也是柔弱胜刚强的一次伟大试验,体现了唐朝带头人李世民的刚强和明辨。
当时李世民初登帝位,长安城兵力空虚,突厥大军又来的突然。渭水之盟的签订,在对唐朝极其不利的情况下避免了一场大战,从而为唐朝日后发展经济、积蓄力量赢取了时间。
渭水之盟太宗励精图治,一面发展国内经济,一面积极备战。最终在630年将东突厥清出了历史舞台,颉利可汗被俘,基本上消灭了突厥对中原王朝的威胁。
此外,唐朝还通过一系列战争平定了诸多外患。唐太宗时期不仅国内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对外关系上也成就很大。消灭了东突厥后,唐朝的疆域扩大到了阴山以北600里,势力范围达到贝加尔湖。这也是中原王朝的版图,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到达了贝加尔湖畔。
大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农业社会的巅峰,而贞观之治更是一个难忘的治世。悠悠五千年华夏,分分合合的演义中无不昭示着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而唯有统治者刚强、明辨,人民才有的机会,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国家才能进步、强大,国家强大才不至于遭受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