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为什么会打赢三河大捷这场生死存亡之战?原因是什么?
2020-06-09 08:51:40 历史战争 retumu历史网 °c 繁体
A + A -1856年夏,伴随着太平军攻入清江南大营的隆隆炮声,太平天国,这个发端于两广的造反政权也迎来了其“国势”的巅峰。但是与此同时,太平天国上层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直接造成了太平天国诸王之间互相攻伐的内讧惨剧。虽然这场内乱最终因为洪对大部分“当事者”的“清洗”与翼王石达开部的进京“勤王”而暂时平息,但太平天国也因此而元气大伤。不久,仅存的“首义诸王硕果”翼王石达开因不堪洪秀全的猜忌愤而率本部“离京西征”,更使这个政权变得无比虚弱。
而就在此时,在清政府一批军政要员的呼吁下,湘军统帅曾国藩重新出山,并对围剿“长毛”(即太平军)的计划进行布置。为了达到在短时间内消灭太平天国政权的目的。曾专门委派了自己的得意门生李续宾来统领东征的湘君主力。而李显然不负其所望,不仅协助湖北清军攻破了太平军在赣北的重镇九江,还歼灭了近两万的富有作战经验的太平军精锐。
为了扩大战果,骄横的李续宾稍作休整后即率军进入皖中,企图将尖刀直插到太平天国的心脏上。但是李的这步险棋显然并未“大功告成”,反而在孤军深入中被太平军全歼于三河地区。摇摇欲坠的“天国”也因这场胜利而暂时转危为安,又苟延残喘了六年之久。那么对于太平天国来说,其是如何打赢这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战役的呢?
防守部队的“满分配合”
先说皖中地区太平军的防御力量表现如何。安徽中部因其作为南京屏障与能够为太平军提供丰厚的钱粮的优势条件而颇受天国上层重视。虽然后来因天国内讧与继之而来的“翼王出走”而使这个地区防御力量大大削弱,但洪秀全等仍为此地区的经营煞费苦心,并在此地区屯驻了为数不多但战斗力极为强悍的部队,除此之外,太平军又历来以擅守闻名(极善于构筑一定技术含量的防御工事),这便更使太平天国三河守军如虎添翼。因此清军从此地区的突破显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在李续宾将兵锋直指皖中重镇庐州(即合肥)的同时,太平军在自身守备力量有限的前提下还派出了小股的机动部队运动至外线进行骚扰与阻滞,也为其后方的防御准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而在李续宾所部直接进攻皖中枢纽三河镇的时刻,太平军还专门在镇外布置了土墙配配备以防守部队以实现互为声援的防御。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动作,其实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湘军的进攻锋芒形成了减弱的作用。在后来太平军援兵开到后,守军更是在吴定规的指挥下积极出击为援兵分担压力,皖中地区的太平军防御部队这番努力可算是“满分配合”了。可是毕竟其兵力有限(又是分散防守),所以战争胜利的希望还是被寄托在了其援兵身上。
英王陈玉成可算是太平军中的风云人物了,其十二岁参军,在西征军进攻武昌时第一个杀上城头,而在后来太平军第一次攻破江南大营之役中,其凭借着孤身一人驾一小舟杀入被重重围困的镇江城送信从而使太平军里应外合大破清军的赫赫战功,在太平军经历内讧元气大伤的情况下,更是成为了太平天国不可缺少的中流砥柱。
在其得知安徽中部(也是其大本营)被围后,其除第一时间率轻骑赶回皖中并布置部队包抄清军后路外,又向李秀成等部及时送出了“求救信息”,而其及时有效的部署调动也在无声无息中使三河地区的太平军与清军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逆转。虽然说后来所传的10万太平军对战七千清军略有夸张之处。但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兵法精髓,英王陈玉成也算是参透其中一多半了。
在陈玉成所统率的一部开抵战场之后,湘军李续宾部也察觉到了太平军援兵进入战场的动向。其当即布置“六营人马”积极出击对陈玉成部发起反冲锋。而陈玉成部此时主力因时间仓促等原因尚未拧成一个拳头,再加上太平军所部同进犯清军相比在作战经验积累与武器配备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刚到达不久即陷入同清军打援部队的僵持中,英王的“口袋阵”极有可能功亏一篑,但就这千钧一发之际,李秀成所部也顺势到达了战场,并在浓雾掩护下发动了攻击。
三河守军也倾巢出动,李续宾所部终在“三方联合打击”的压力下(清湖广总督官文曾得到李续宾求救文书,但却置之不理)全军覆没。太平天国也因此而转危为安。如果说李续宾是一只骆驼的话,那么李秀成作为压垮其这匹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就丝毫不为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