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历史> - 正文

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与杨广是什么关系?为何一个被后世称为暴君,另一位却备受好评呢?

2020-05-28 11:14:13 经典历史 retumu历史网 °c 繁体
A +  A -
在我国历史上只有许多著名的皇帝,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与杨广是什么关系?为何一个被后世称为暴君,另一位却备受好评呢?杨坚是我国历史上第二大帝国

在我国历史上只有许多著名的皇帝,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与杨广是什么关系?为何一个被后世称为暴君,另一位却备受好评呢?

杨坚是我国历史上第二大帝国隋朝的开国皇帝,他为中国做出的贡献也是非常的多:他征服了各个地方的蛮夷,统一了中国;他还特别注重文化,隋朝是中国历代藏书最多的一个朝代;他还统一了货币,废除了酷吏制度,让百姓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u=2413318277,253268463&fm=173&app=49&f=JPEG_副本.jpg

修订开皇律

北周的法律既残酷又混乱,“内外恐怖,人不自安” 。在杨坚掌握北周政权时就曾经进行过改革,亲手删定《刑书要制》,但不太彻底。隋朝建立后,开皇元年隋文帝下令命高熲等人参考魏晋旧律,制订《开皇律》。开皇三年, 隋文帝又命苏威、牛弘修改新律,删除苛酷条文。《开皇律》将原来的宫刑(破坏生殖器)、车裂(五马分尸)、枭首(砍下头悬挂在旗杆上示众)等残酷刑法予以废除。规定一概不用灭族刑。减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罪千余条,保留了律令五百条。刑罚分为死、流、徒、杖、笞五种。基本上完成了自汉文帝刑制改革以来的刑罚制度改革历程,这就是封建五刑制。

《读通鉴论》这样赞评道:“古肉刑之不复用,汉文之仁也。然汉之刑,多为之制,故五胡以来,兽之食人也得恣其忿惨。至于拓跋、宇文、高氏之世,定死刑以五:曰磬、绞、斩、枭、磔,又有门房之诛焉,皆汉法之不定启之也。政为隋定律,制死刑以二:曰绞、曰斩,改鞭为杖,改杖为笞,非谋反大逆无族刑,垂至于今,所承用者,皆政之制也。”死刑复奏制度是从开皇十五年形成定制的,隋文帝规定凡判处死刑的案件,须经“三奏”才能处决死刑。《隋书 刑法志》:“(开皇)十五年制,死罪者三奏而决。”隋文帝还下诏:“天下死罪,诸州不得便决,皆令大理复治。”《开皇律》对后世律法影响深远,隋文帝修订的法律唐朝都基本上继承了。

确立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废除不合时宜的北周六官(天、地、春、秋、冬、夏)制,北周的官僚体制基本上是效仿原来西周时期的《周官》即《周礼》的形式,很原始、极混乱。六官制,称谓复杂,职掌不明,办事效率低下。杨坚恢复了汉魏时期的体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

杨坚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掌握政权的是五省,即内侍省、秘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内侍省、秘书省在国家政务中不起重要作用。内侍省是宫廷的宦官机构,管理宫中事务。秘书省掌管书籍历法,事务较少。起作用的是其他三省,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都是最高政务机构。内史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这就是后来被唐朝继承的三省制。

改革货币

隋文帝统一了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世称“隋五铢”。“隋五铢”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 “车书混一,甲兵方息。”度量衡在隋文帝时重新统一。“隋氏混一南北,凡齐、周之故老,梁、陈之旧臣,咸荟粹一朝,成文章之总汇。”除此之外,隋文帝还曾颁布“人年五十,免役收庸”、“战亡之家,给复一年”等仁政措施。

设置粮仓

在隋朝政府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着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贞观11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没用完。1969年在洛阳发现了一座隋朝粮仓——含嘉仓遗址,面积达45万多平方米,内探出259个粮窖,其中还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

杨坚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多的成就,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支持他、帮助他的独孤伽罗功不可没,当然,这也取决于杨坚的精明果敢,可是在晚年,他却做了一件糊涂事——废太子杨勇,立杨广为太子,导致隋朝在二世就灭亡,那么为什么杨坚会在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上犯了糊涂呢?

善于伪装的杨广

杨坚和独孤伽罗不仅为国为民做了很多的益事,他们本身还是一对模范夫妻,杨坚的专一、独孤伽罗的陪伴,数十年如一日,在当时是一段佳话。特别是独孤伽罗,她很在意家族之间的联姻,更在意正室的地位,她希望自己的儿子对待自己的妻子能够像杨坚对待她一样。除此之外,杨坚和独孤伽罗二人都喜欢朴素节俭,因此整个皇宫都没有奢靡之风,他们二人更是一切从简。

杨广不是杨坚和独孤伽罗的长子,又常年在外打仗,而自己的哥哥杨勇一直跟在父皇身边。杨坚建立隋朝成为皇帝后,杨勇不费吹灰之力就成了皇太子,这也正是杨广一直不服气、一直都有怨言的地方。他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在于杨勇之下,他认为自己才是能够当太子的人,而且他觉得立嫡以长不以贤的观念是错误的,所以他早就有了想当太子的想法,并且付出了行动。

cd86c296e8604d4480ec2cda9279e283.jpg

杨广与萧氏

杨广知道自己的母亲独孤伽罗是一个专情的人,也是一夫一妻制的倡导者,她也希望自己的儿子和他们一样能够对感情专一。正是了解了这一点,杨广在杨坚和独孤伽罗面前表现的就像一个用情专一、不沾酒色的人,所以他娶了梁国皇室后代萧氏。萧氏不仅长得漂亮,为人处世方面也很有见解,是一个温柔大方、善解人意的好女人。杨广选择的这个媳妇,独孤伽罗很是满意,因为她觉得萧氏和自己很像,所以一定能帮助杨广。

取得了母亲的欢心,杨广就已经赢了一大半,因为独孤伽罗在杨坚心中的地位很重,独孤伽罗的位置也是任何一个人都取代不了的。杨坚之所以能够成为隋朝的开国皇帝,独孤伽罗对她的支持和帮助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独孤伽罗本身就是一个通情达理,知晓古今的人,杨坚对自己的这位爱妻,可以说是言听必从。

心思单纯的杨勇

杨勇绝没有杨广的那种会伪装、会算计、会讨父母欢心,相反,他是一个温文尔雅、忠厚老实的人,他只是一心一意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

有一次杨坚看见山东有很多流浪者,便想让这些人去戍守边疆,杨勇得知这件事情后,就立刻上书给自己的父皇杨坚表明自己的看法:整顿各个地方的风俗人情,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百姓们都想生活在自己的家乡,流浪到他乡是因为之前生活在一个动荡的社会,我们不能随意就让这些流浪的人去到一个更远的地方。而边疆的事情,我们只需要在城里严防固守就行了,不需要做可能会引起人民不满的事情。

这封信写的很委婉,既毫无保留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又给了自己父皇台阶下。杨勇是一个为百姓着想的善良的人,这一点杨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对自己的这位儿子很是满意。可是杨勇认为男人有着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情,何况他还是太子,这种观念,在那时的中国是极其正常的,可是这在独孤伽罗眼中就是不好的事情。

不听妻子劝告的杨勇

独孤伽罗为了杨勇的妻子在日后能够很好的辅佐他,所以亲自为杨勇选了太子妃,但这位太子妃杨勇自己不喜欢,所以经常冷落她,反而对其他妃子比较宠爱,这已经引起了独孤伽罗的不满。后来,杨勇的原配元氏突然死了,独孤伽罗派人调查此事,得知元氏死于先天性心脏病,她认为元氏忧郁成疾与太子杨勇脱不了干系。元氏是独孤伽罗亲自选的,她很喜欢这个女孩子,结果却因为嫁给了自己的儿子死去,伽罗每想到此,都感觉愧对于她,而且对太子很失望。

杨坚夫妇产生换太子的想法

杨勇已经失去了母妃的喜欢却还不自知,他认为自己身为太子宠幸几个女人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地位,所以根本没放在心上。而杨广早就通过自己的手段让自己的母妃认为自己是一个专一痴情的人。所以独孤伽罗经常在杨坚面前说:杨广才是一个好孩子,只有他最像我们。这种话在杨坚耳边说多了,杨坚就动摇了。

杨坚对杨勇失望

而且杨坚有一次去杨广家查看,发现家中的乐器上都落了灰尘,他便以为杨广不喜欢声乐只喜欢诗歌。这更加让杨坚对杨广刮目相看。

杨坚下定决心废太子

与杨广相反,杨勇处处留情,广撒雨露,从来不知收敛一些从而得到父皇母后的喜欢。当他感受到局势对自己相当不利时,他竟然还请道士巫师之类的人来为自己做法,驱除那些不好的事情。这件事传到了杨坚和独孤伽罗的耳朵里——杨勇躲在府里殊干“蛊惑”之事。本来就已经让杨坚夫妇失望的杨勇,现在更加失望。而且杨广在宇文述的帮助下,已经得到了很多大臣的支持。最终,杨坚用“另有重用”为由废除太子,然后立杨广为太子。

3902201bc10442dcb0c979bc7c3e7d88_副本.png

杨广密谋大事

殊不知杨广还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杨广并非只宠幸原配萧氏,而是他宠幸其他女人却不和其他女人生儿育女,一旦发现有“私生子”,就格杀勿论。如此虚伪,如此残暴,却从未被杨坚和独孤伽罗发现。

其实杨广得到太子之位所使用的方法,就已经为隋朝灭亡埋下了伏笔。

杨广是个典型的有才无德的皇帝,而且还是个要授予“世界名牌”的大暴君。

与我们许多人一样,杨广这小子也做了不少白日梦。在他心中,曾经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无限的抱负,也憧憬过美好的生活,但他天天梦想着怎样成为光照千古、流芳百世的伟大圣王。

可是杨广太不争气了,神经错乱,好大喜功,滥用权力,根本不把人民大众放在眼里,只顾着自己所谓的大功业,不顾老百姓的死活,为所欲为。

君王一人欲,便是万民灾。

如此一来,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有名的大暴君——隋炀帝杨广,就这样炼成了。

那么,杨广怎么会叫隋炀帝呢?

杨广死后,被谥号为炀,这个炀字,是他表哥李渊送的。按《谥法》,“炀”可是个非常不爽,坏得不能再坏的名号。本来这个鬼主意,还是杨广自己先弄出来,一本正经地封给那个享受第一、江山第二的阿宝的,不想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表哥李渊也觉得不错,礼尚往来嘛,就替阿宝回了礼,很不客气地赏给死去的表弟阿广。从此以后,杨广就叫隋炀帝了。

按《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由此可见,“炀”的含义,是很不给面子的,只能用极差来形容。有了这个“标记”,不单是魔鬼附身,恐怕还要牢牢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

当年杨广死后,东都皇泰主杨侗也送了他一个称号,谥号为“明”,只是名气不大,隋明帝没有流传下来,让隋炀帝占了上风,直到今天依然遗臭万年。要是杨广地下有知,听到这么个称呼,恐怕不但要暴跳如雷,而且要气得哇哇哇,大口大口地吐血了。

可见,一个滥用权力、奴役人民,妄想成就自己丰功伟业的统治者,不论他干出多大的成就,也必将为后世所唾骂。

其实只要是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连别人的生存权都不尊重,最后,必然导致自己的毁灭,只是看什么时候而已。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