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骂死王朗的历史故事 诸葛亮的儿子是谁
2020-07-18 16:49:46 历史 猎历史 °c 繁体
A + A -诸葛亮骂死王朗
诸葛亮在公元228年,第一次率领蜀军北伐魏国时,遭遇到了魏国的军队。蜀军出岐山,至长安,与魏军在渭河对峙。魏军都督曹真,以及随军将领郭淮、王朗列在阵前。诸葛亮率领蜀军摆开阵式,见敌军中有经学家王朗,便知道对方可能要对自己展开心理攻势。
诸葛亮像
果不其然,王朗自负满腹经纶,又以七十余岁高龄的见识,想游说诸葛亮,实现不战而胜的战略企图。王朗纵马向前,和诸葛亮攀谈起来。王朗夸赞曹魏数位帝王的文治武功,又与汉末的朝纲混乱、奸臣当道做对比,劝诱诸葛亮“弃暗投明”,放弃战争。然而,王朗的生平事迹却深深印在诸葛亮脑海中,受到了他最为猛烈的反驳。
诸葛亮在听完王朗的谬论之后,仰天冷笑。诸葛亮揭露了王朗在乱世之时,作为大汉王朝的臣子,放弃道义,放弃尊严,投奔在曹操麾下,成为密谋“携天子以令诸侯”的首犯。诸葛亮还揭露出,王朗助纣为虐,帮助曹操后人篡夺皇位,毁灭汉朝江山,造成百姓流离失所,实为天下第一奸臣。最终,诸葛亮又以一句极有分量的话收尾:“王朗,作为汉王朝的子民,你有何颜面,去黄泉路上见大汉二十四帝的亡灵!”振聋发聩的谴责过后,王朗被诸葛亮揭开丑事,气急败坏,坠马而亡。
有史学家称,诸葛亮对王朗的有力反驳,其实就是他对曹魏政权的战争缴文。王朗作为一位有名的经学家,却不顾道义,助纣为虐,最终成为历史的笑柄,值得我们后人反思。
诸葛亮的儿子
诸葛亮,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大谋略家。跟着刘备征战四方,一生兢兢业业。诸葛亮在47岁的时候生下一个儿子,单名一个瞻字。当年,诸葛亮在五丈原打仗的时候,有一次写信给他儿子诸葛瞻,大概的意思是说诸葛瞻现在正非常的聪明,也很乖巧,唯一放心不下的是诸葛瞻这么小就跟大人一样成熟,担心他长大了做不了大事,心中不免有些担心。
诸葛亮像
诸葛瞻在很小的时候,人们都很喜欢他。写得一首好字,会画画,脑袋转得非常快,记东西的速度也是很了不起,过目不忘。因为蜀国的老百姓都非常敬仰和怀念他的父亲,所以大家都很照顾诸葛瞻。甚至当时在蜀国,每一次发布一些新的政策和指示,老百姓都会认为这是诸葛瞻提出来的,都纷纷赞扬和支持。从此,诸葛瞻的威名就铺天盖地地来了,美名到处传扬,挡都挡不住。
诸葛瞻,他主要是遵从了儒学的思想,把忠义和孝顺是放在第一位的,他也是跟他的父亲一样的忠勇有胆。后来在绵竹与敌人的战斗中,英勇的牺牲了,绵竹之战也败了,被敌人占领。
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虽然他在对外上没有能消灭敌人,打败魏国,但是,诸葛瞻一生也没有对不起国家,没有对不起他的父亲诸葛亮,成全了他的忠义和孝顺,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值得敬佩的人物之一。
诸葛亮指挥的战役
东汉末年,三分天下,诸葛亮以一把鹅毛扇,一盏孔明灯的形象在众人眼中成为“智慧的化身”,他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军事家,政治家,散文家。他在政治上能够得心应手,就连早期隐居时候都能洞察千里之外;在文学上,更是有《出师》两表,名垂千古,并且,闲暇时候还能弹弹琴、吟吟诗;在军事上更是不用说,除去运筹帷幄、神机妙算之外,更是指挥了不少的经典战役,这更多的是得益于诸葛亮的谨慎、认真。
诸葛亮游戏图像
很多人都有看过《三国演义》,我们对里面诸葛亮的指挥的战役都是印象颇深,比如说:空城计——武侯弹琴退仲达。这也是诸葛亮巧妙的运用自身的优势,将三十六计运用的淋漓尽致。故事发生在诸葛亮屯兵阳平的时候,因为大部分的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所以,在司马懿率十五万大军攻打大城,在敌军兵临城下的时候,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并且自己独身一人端坐在那里弹琴,就这样,司马懿被诸葛亮的淡定吓着了,最后不得不退兵。
从这次战役可以看出,诸葛亮不仅拥有过人的智谋,还能够沉着冷静,。
除“空城计”之外,诸葛亮还指挥了很多战役:诸葛亮在蜀国建兴三年的时候,率兵向南征战,平定了南蛮战乱,立下赫赫战功。我们还在《三国演义》中看到很多,又比如说:1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赤壁之战、七擒孟获等等。
诸葛亮的鹅毛扇歇后语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在很多影视剧以及戏剧作品中,诸葛亮的形象永远是手持鹅毛扇的,这是为什么呢?诸葛亮的鹅毛扇并不仅仅是普通的鹅毛,据民间传言,他的鹅毛扇用的是修道成仙的老鹅的仙毛。
诸葛亮手持鹅毛扇的形象
也有人说这个鹅毛是诸葛亮的娘子赠与他的信物,从此以后,诸葛亮便于鹅毛扇形影不离,这充分说明了诸葛亮与妻子之间美好的爱情故事。然而,据相关证据证明,诸葛亮的扇子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出谋划策,有人说,扇子上面标着的有很多治国安邦的计谋,也有很多关于提高自身武功内力的秘籍,所以,有记载说:“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
在现代人来看,诸葛亮的鹅毛扇,更像是关于诸葛亮智慧的象征,因为,在很多观众的心中,诸葛亮就应该是手持摇扇,风流倜傥,再加上他自身散发的强大的自信心与魅力,堪称完美。
除此之外,鹅毛扇更是象征着一种神妙莫测的力量,因为,鹅毛扇所到之处,便是诸葛亮所到之处。诸葛亮的雄才武略影响着周边的一切,所以,鹅毛扇就能代表这种莫测的力量。
在现代来看,这句歇后语的意思,一方面表示对诸葛亮先生的尊敬与赞美,另一方面则是指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这句话是西塞罗所说。
诸葛亮图片
下图是我们最常见到的诸葛亮画像,他手持羽扇,髯须微动,双目恬静淡泊,一副仙风道骨,与世无争的模样。说起诸葛亮,就不得不提到三顾茅庐的故事。
诸葛亮画像
东汉末年,黄巾军作乱,生灵涂炭。此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中原,孙策雄踞东吴。汉室后裔刘备在官渡之战中战败,而他的谋士徐庶又被曹操用奸计招揽走,此时的刘备只能投靠刘表。
徐庶在离开刘备时,告诉刘备,隆重有个绝顶聪明之人,叫诸葛亮。得诸葛亮者得天下。失去徐庶,刘备很失望。在听到徐庶对诸葛亮的介绍之后,他欣喜异常。
第二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并随礼前往隆重求见诸葛亮。然而,非常不巧,诸葛亮刚好出去了。刘备再失望也只得返回住所。过了几天,刘备再次带着关羽和张飞前往隆重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然而,这次还是没有遇到诸葛亮,他又一次出游了。张飞是个急性子,他觉得诸葛亮摆架子,就很不客气地喊着要回去。刘备无奈,就留下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对诸葛亮才情的敬佩与欣赏,并希望他能够出山助他一臂之力,以挽救汉室天下。
时间再次一天天过去,刘备吃素三天,准备再次前往草庐请诸葛亮。关羽劝说:“兄长,这个诸葛亮也许只是虚有其名,并不一定就有真才实学,我想我们不必前往了。”张飞说:“兄长不必亲自前往,让我一个人去。如果他不来,我就用绳子把他绑来。”听了张飞的这番言论,刘备非常生气,把张飞大骂了一顿,骂完之后,带着俩兄弟第三次拜访草庐。
不料,这一次,诸葛亮却睡着了。刘备没有介怀,站在草庐外面,直到诸葛亮醒来。诸葛亮被刘备礼贤下士感动了,邀他进草庐坐下相谈。诸葛亮与刘备在草庐之中大谈天下局势,刘备非常赞同诸葛亮的言论,对这个奇才势在必得。刘备的诚恳打动了诸葛亮,就决定择主刘备,全力辅佐他。
刘备最难得的不是慧眼识才,而是能够放下身段,礼贤下士,现代管理者也应该像刘备这样,才能招揽并留住人才。
诸葛亮传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杰出人物,因为协助刘备在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所以被后世敬仰。他的祖上诸葛世家是琅邪的望族,族中很多人都做过大官。到了他父亲这一代的时候稍微衰落了。
诸葛亮雕像
诸葛亮在很小的时候双亲就去世了,所以他跟着自己的叔父诸葛玄在一起生活。诸葛亮在读书的时候,结识了司马徽,黄承彦以及庞统等名士。由于诸名士的宣传,诸葛亮的名气渐渐的传开了。后来司马徽在遇见刘备之后,就将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刘备多次登门求见,三次之后诸葛亮终于出山。
在遇见了刘备之后,诸葛亮向刘备陈说了三分天下的震世之策,且分析了中原局势。后来刘备就按照诸葛亮的分析,得到了荆州。当此之时,北方的曹操势力最大,刘备兵马总共才有五万多人马,东边的孙权实力居中。为了抗衡曹操实现自己三分天下的筹划,诸葛亮南下东吴舌战群儒,联手孙权,在赤壁和曹操发生了世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后,刘备的实力得到增强,因此在诸葛亮的筹划之下,刘备出兵川蜀,一举夺得了川蜀大片土地。刘备称帝,诸葛亮以丞相的身份辅佐刘备。后刘备去世,诸葛亮依旧毫无二心,兢兢业业。在刘禅当权期间,诸葛亮为了稳定川蜀地区,出兵平定了孟获等少数民族地区,六出祁山。
因为一心想要统一中国,最终疾病缠身,逝于五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