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30年前读过的历史,30年后再读,为何感觉不同了

2020-07-26 14:47:16 历史 互联网 °c 繁体
A +  A -

中华上下五千年,发生了很多事情。我们把“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统称为历史。作为历史长河里的微乎其微的一分子,我们的一言一行,参与的社会活动,留下的著作和后嗣,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和丰富了历史。

旧史新说:你30年前读过的历史,30年后再读,为何感觉不同了?

突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疑问:比如30年前我们读过的历史,30年我们再读,会不会有变化?其实,30年对于沧海桑田的历史来说,如同指尖之罅隙,天地之一瞬。但为什么,我们的历史观,又或者历史原来的面目,我们读历史的感受悄然发生了变化? 旧史新说,这还得从以下六个因素说起:

第一:史料解读的不同

中国的各个朝代都有本朝或下一朝为之撰写的历史资料。而因为解读是由人为的推动,带有个人的情感色彩,有理想和感性之分,有政治因素、利益、思维等干扰。

同一件历史,不同的史学家解读,自然记述不一样。就好比如不同的人去做一件事,其结果自然也会不一样。

举个例子,大家都听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其故事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典籍《归藏》:“昔常娥以不死之药奔月。”后来,又有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览冥训》最早记载如下:“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而大部分人知道的版本是后羿从西王母那里请回长生不死的药之后,后羿的徒弟趁机跑到后羿家里,想独自拥有不死之药,嫦娥发现之后迫于无奈吞下此药,后来便奔月,与后羿天地永世相隔。而因为后世也因此从补充或者杜撰延伸出近10多个版本,如被迫无奈版,抛夫独吞版,拯救黎明版,后羿不忠版等

旧史新说:你30年前读过的历史,30年后再读,为何感觉不同了?

而作为孩子的家长或者创造者,以后应该看哪一个版本?从人类美好的愿望来说,我们更应该引导孩子去看适合孩子看的版本,这样对他们的心灵教育会比较正面,被迫无奈版应是不错的推荐。而如今中国探月工程以“嫦娥”为名,更说明了国人对嫦娥寄托美好的祝福和愿望,如同每一年中秋月圆之夜,吃月饼,赏月,讲月亮上嫦娥广寒宫思念人间的后羿、白兔捣药,吴刚伐木的故事,让真情驻月永远。

第二:个人立场的变化

三国时期,魏蜀吴称帝之后又归一魏,终归一晋。四家不同的立场,让历史本身的变数变得愈加之大。那些研究和记录历史的人,我们通常称之为史学家。

举个例子,对于曹操的看法,我们知道陈寿的《三国志》算是比较客观,但因为后来做了晋朝的官位,对于本身也是蜀汉的人对蜀汉的历史以资料不全为由少写,而对曹操和司马这边却有一些溢美之词。而《三国演义》后世小说戏剧的歪曲和放大明显是扬刘贬曹的,《魏书》作为魏国正史,当然也是是贬刘扬曹的,只是我们现在作为读者,如何去辨别一个戴着白面孔的历史人物曹操呢?

旧史新说:你30年前读过的历史,30年后再读,为何感觉不同了?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一千个心中只有一个曹操,这才是当今史学家应该注意的。所以,易中天为什么站在曹操的立场来解读新三国,以《三国志》为蓝本,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出路。而就算按《三国志》标准刻画的历史曹操,就是我们心目中绝对真实的曹操吗?

第三:考古和研究的推动

每一次实地考古的推动,都会对历史产生巨大的改变。有时候甚至是完全颠覆我们的历史观。而作为探索发现古墓遗址,由于考古工作者自身的努力和跨国考古的技术文化交流,时间的沉淀,最终推动了考古学的发展。加上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发展和文物保护陈列这块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举个例子:1983年,中国考古队对南越王墓进行发掘,其发掘的成果,对历史的文献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也促进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改变了之前人们对南越国的一些错误看法。

旧史新说:你30年前读过的历史,30年后再读,为何感觉不同了?

比如《史记》《汉书》中记载的南越国第二代国君为赵佗之孙赵胡,而本次出土的国君应为赵眜,彻底颠覆了历史中因为记录或抄写的错误。而这名字的错误,应该算是比较大的出错。而真相只有一个,而历史也只有一个。

第四:人生阅历的增加

有人说,只要人类可持续发展,历史才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因为所有的历史,都是人类在推动,也只有人类能够推动。作为撰写和被撰写的人或历史,都会因为个人能力的提高而更好地辨别历史的真伪。

只是时间或人类能力问题。那些还没浮出水面的真相,终会水落石出。不管是正史、野史,都应该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去洞察,“尽信书,不如无书”,只有这样,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遨游顺畅。

旧史新说:你30年前读过的历史,30年后再读,为何感觉不同了?

如我们辨别《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中国人和日本人记述的完全不一样。那么,如果是一个日本人,从小接受的就是右翼的教育,读的是右翼编纂的历史,他怎么才能相信这段历史呢?那些睿智的日本人自然会通过自己的阅读、查阅、重返现场去甄别,而那些没来过中国的日本普通百姓,如果死记硬背,他已经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历史观,如果对待自己祖先侵略别国的领土上,他内心是非常抵触的,毕竟每一个人都有国家荣誉感。

村上春树

但是日本的一个作家村上春树的随笔《扔猫:当我谈父亲时我谈些什么》在日本杂志《文艺春秋》刊登:公开父亲曾是侵华日军,承认了大屠杀这段历史!虽然引发了日本右翼的抗议和百姓的热议,但是正是这些正能量和清醒的良知,促进了日本本国一部分沉迷“假历史”和“假象”的人思考。村上春树在文中表示,对于自己做过的事情,就是所存在的历史,就要承认它,这才是历史的意义,他还在《刺杀骑士团长》一书中,也提及到了南京大屠杀事件:死亡数字具体多少有什么意义呢?十万和四十万的区别在哪里?难道十万就不是大屠杀了?

在2015年接受共同社采访时,谈到历史问题,村上春树表示:

“认真道歉很重要。道歉并不可耻。细节问题暂且不说,侵略了他国这一大的框架毕竟是事实。”

旧史新说:你30年前读过的历史,30年后再读,为何感觉不同了?

“日本应该要向受害的国家不断的道歉,直到原谅为止。 谎言和真相

所以,总而言之,我喜欢真实的历史,就是因为那些真实记录的记者,那些不被左右的真性情作家,那些如实第一现场的摄影师,那些为了个人理想而还原历史真面目的导演和编剧…… 当有一天,我们都不相信历史,那才可悲;我们只相信自己看过历史,那更无奈。

那一句谎言既然已经面世,必然需要真相与你相搏,决斗,较量,直到冰雪融化,春暖花开!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历史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