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打了数百年仗都不缺粮,为何孔明总缺粮?
2020-08-19 03:50:05 历史 互联网 °c 繁体
A + A -如果提起诸葛亮肯定是人人皆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说的就是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没有他不会的,并且他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军事家以及哲学家加上政治思想家,通过小说三国演义中对他的描写,几乎就相近于神人。这让诸葛亮伟大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顾茅庐,刘备将他从草庐之中请出来辅佐蜀国。创立万世基业。并且他近神般的用兵接二连三战果连连。
蜀国人口不足百万。军队有十分之一也就是十万左右,从蜀国开辟一直到后来都是以军事优先。所有的民生经济也是为了辅佐军事更好的发展。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是为什么战国时期二百多年的战争从未有国家出现过缺钱缺粮的景象。到了诸葛亮这里每打一场仗就会发现又缺装备又缺粮又缺军饷。我们来回顾一下当年战国时期,七国之乱,最小的一个国家韩国他们的军事实力,韩国的话拥有精兵二十万左右,猛将十万左右,韩国这块土地非常丰饶,是所有国家的战略目标,兵家必争之地。
韩国虽然国力小,但却拥有着三十万左右的军事部队,蜀国的国土面积以及,粮食状况跟韩国相比可以说韩国就是一只弱小的蚂蚁,而蜀国的实力就是一只强壮的大象。那为什么韩国实力如此弱小的情况下,却从来没有出现缺装备,缺粮缺军饷的情况,三国时期蜀国只要打一场仗,就会发现供给不足。这里面我们就要谈到两个字叫兵制,实际上战国时期全民皆兵,这种战时政策意味着所有除老幼病残弱的人,只要他有力气有能力就必须要为国家去打仗。
这就形成了一个长期的生态链。如果国家需要打仗,就必须奔往前线如果战斗结束就必须回家耕田,从此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后期补给可以供应前线打仗,补给完成开始赶往前线进行战斗。然而呢三国时期如果你是一个士兵,那么你的职业就是士兵。不能去耕地不能去种田,每天的任务就是操练。这样就使得在战时情况下国家的生态链不完整。
魏国的曹操已经率先知道了这个秘密,所以他一早就实行了屯田制度。但是蜀国呢,在后期才有所改善。加上蜀国每次进攻都是大批量迁徙,这样粮草运输都成问题。而魏国每次都是在自己家门口打仗,补给十分便利。蜀国的灭亡,也是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