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是不是被严重低估了?为什么?
2020-08-19 22:30:19 历史 历史 °c 繁体
A + A -三国演义里写他“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对部下“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
三国志里写“有姿貌威容”,又评曰“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非不幸也.昔项羽背范增之谋,以丧其王业;绍之杀田丰,乃甚于羽远矣!”
袁绍是因为政治原因被黑,还是确实无才?
总体上来讲,极度被低估。
甚至一度有可能烽火连天的三国时代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因为汉末第一导演袁绍谋篇布局了非常精妙的189年东汉皇权大崩塌。
但是当他拥有了四州的地盘后,局势就不是他一个人能够控制得了。。
由于地盘太大,名声太响,他的下属里,来自各个州,各个派系,各个大家族的谋士、武将都有。。。
导致这些人肯定不可能拧成一股绳,全心全意为他老袁家出力。很多精力被放在对其它派系的倾轧上了。。。
荀彧、郭嘉也在袁绍那儿待过,为什么要走,还不就是认清了这一点。荀彧的四胜论里说袁绍“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没办法,手下人心眼太多,袁绍没法不疑啊。。。
像曹老板这边,就不一样了。。。武将大多是曹家、夏侯家的本家兄弟,以及几个没啥根基的降将。
文臣前期以颍川派为主,其它地方的几个,贾诩、程昱都很低调。。
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袁绍:“哎呀,我想让家里那几个小子去都督各州啊。”
沮授:“万万不可啊,主公,你没听说过打兔子的故事吗?”
袁绍:“住口,我想让那几个小子锻炼一下。”
沮授:“主公,这是取祸之道啊。”
袁绍:“你懂个卵子!当家三年狗也嫌!!!”
“如果我让你和田丰、审配去,后人就会说:袁绍疏离沮授这样的贤臣,身边就只剩下些郭图、逢纪这样的马屁精。”
“如果我让郭图、逢纪、许攸去,后人就会说:袁绍重用小人,不让贤人担任地方大员。”
“如果我让颜良、文丑、淳于琼去,后人就会说:袁绍竟然用武夫担任地方官,真是昏庸。”
“你看看,曹操只信任自家人,四方都督大多都是自己人。有人拿这事说他吗?后人大多都只说:曹操这也是没办法嘛,我们要谅解他。那我这样做的时候,那些人又在哪里呢?”
“你看看,曹操后来派夏侯渊防守汉中,夏侯渊扑街,大家基本都把锅丢给夏侯渊,说夏侯渊是个弱智,说黄忠多么多么厉害。我派淳于琼防守乌巢,大家都说我识人不明。TMD淳于琼可是“西园八校尉”啊,带队偷袭乌巢的可是曹操啊。”
“你看看,曹操后来派于禁去支援樊城,关羽打出个“威震华夏”,大家都说于禁是个菜鸡,关羽好厉害好厉害的。我派颜良去打白马,大家就说我用人不当,颜良一介莽夫才被关羽偷袭得手的。”
“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TMD打输了官渡之战。在那些人眼里,我就是个失败者。他们就会选择性无视我牛B的地方。我做的所有决策都是错的。当然啦,私刻公章这件事我确实做的不对。”
沮授:“········主公,你开心就好··········其实后来有个年轻人也是带着十万军队被人打得屁滚尿流的,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孙十万。······还好有这个厚道人,不然主公就会被叫成:袁十万,而不是萌主了·····”
这,我只是抖个机灵而已。
授谏辞曰:“世称一兔走衢,万人逐之,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且年均以贤,德均则卜,古之制也。愿上惟先代成败之戒,下思逐兔分定之义。”
绍曰:“孤欲令四儿各据一州,以观其能。”
授出曰:“祸其始此乎!”
袁绍集团派系林立,让自家人出镇地方也并无不妥。
但是袁绍让袁谭出继,让各子出任地方。摆明了就是让袁尚继位。
而沮授认为不能立嫡以爱,更不能让这些竞争者都有足够的力量争夺储君之位。
袁绍这个人也是有很混账的时候,例如引董卓进京、指使手下杀害公卿大臣、杀害臧洪等等;也有做得不好的时候,例如不迎奉天子、不能搞定自己集团的内部问题、不能安排好后事、官渡之战失误连连、杀害田丰等等。
但是一个雄踞四州的人,你说他一点本事都没有,那也太看不起他了。有时候我认为他的一些决策应该也是有他自己的考量,例如不听田丰、沮授的谏言,发动官渡之战。是不是袁绍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时不我与,在自己状态还行的时候完成奠基之业?还是他想把蛋糕做得更大,好让自己手下那些在派系斗争中落于下风的人也可以分配到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