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总喜欢说攻破楼兰,楼兰究竟是个什么地方?
2020-09-06 16:30:52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楼兰”这个国家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唐代之后的边塞诗中,似乎当时的人们与这个国家有着深仇大恨,也把“楼兰”当成一个非常强大的敌人来看待。
其实不是,“楼兰”只是一个代指而已,事实上这个国家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灭亡了。
楼兰本是小国,其兴衰与中原王朝有很大关系楼兰国最初所在的位置大概在今天的罗布泊附近,属于汉朝西域都护府管辖。
这个国家本来是属于匈奴的属国,这在冒顿单于给汉文帝的信里可以知晓。
张骞通西域,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而楼兰正好是这条通道的必经之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所以汉朝的使者途经此地的时候,楼兰作为耳目经常给匈奴通风报信,甚至主动劫持西汉的使臣。
汉朝终于忍不了了,在公元前103年的时候派兵征讨,将其国主都给俘虏了,于是楼兰不得已降汉。
这时候的楼兰就像当时的很多小国一样,夹在了两个大国之间,稍有不慎就有覆灭之危。
这种处境非常尴尬,两个强国都要求其效忠自己,否则就要派兵攻打它,所以它只能做了“墙头草”。
一方面对匈奴称臣,另一方面也对汉朝称臣,正好楼兰王不止一个儿子,就一国派一个去当人质。
但是,毕竟匈奴距离楼兰更近一些,对楼兰的威胁也更大,所以实际上的楼兰偏向匈奴多一些。
面对这些事情,楼兰王也比较光棍,直接和汉武帝摊牌了,讲明自己的处境,说不做“墙头草”就活不下去。汉武帝也知道没什么办法,只能听之任之,但却派人将这件事通知了匈奴,所以匈奴对楼兰也不是完全信任了。
在公元前92年左右,楼兰要另立新王,派遣使者通知了匈奴和汉朝。但在汉朝为质的那个楼兰王子因为触犯律法,被施加过宫刑,所以汉朝也不方便派他回去继任王位,这就被匈奴人抢了先手。
匈奴人拥立的新任楼兰王自然亲近匈奴,对于汉朝不仅不虚与蛇委,甚至很多时候连面子工程都懒得做,数次派兵攻杀途经的汉使,抢夺货物。
楼兰王的弟弟尉屠耆将这件事报告给了汉朝,于是汉朝派人刺杀了楼兰王,并且立尉屠耆为新王,向这一地区派遣官吏进行直接管理,让原来的楼兰国迁都,并且更名为鄯善。
这一地区后来开始设立烽燧,有西汉官吏长久驻扎,成为了汉朝版图的一部分。这时的汉朝已经打赢了汉匈之战,所以基本没有什么阻碍了。
后来这一王国被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攻灭,并没有存活到唐代。
那么,既然到了唐代就根本没有了楼兰这么一个国家,为什么之后的边塞诗中经常提到这一地名呢?
“楼兰”这一形象的塑造,其实是汉匈之战的衬托物中国历史上经常“汉唐”并称,因为唐朝是继汉朝之后又一个强国盛世,和外界的战争非常频繁。
如果翻开唐朝的历史就能发现,这个朝代从建立到灭亡,几乎年年都在打仗,并且和外部势力的战斗很多。
这就和汉朝非常像,汉朝和匈奴的那一次战斗历来被人称道,对汉匈之战的歌咏也从来没有停歇过。
汉朝和唐朝之间的这段历史其实比较憋屈,三国时期匈奴等北方势力就曾经和曹操打过几场,两晋更是出现了“永嘉南渡”这样的事情,完全就是被人赶到了南方。
后来南北朝虽然都算正统王朝,但毕竟也是汉化所致。
所以,真正值得歌咏的对外战争,在唐代的时间里就只有一个“汉匈之战”而已。
唐人对于这一战争的歌咏很多,王昌龄就写了不少,最著名的就是那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实不仅王昌龄,像岑参、高适,还有初唐的一些边塞诗人,他们对于李广等人的仰慕,实际上就是对“汉匈之战”的歌咏。
王昌龄写“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李白写“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也是用汉匈之战中的“楼兰”这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表达在御外战争中建功立业的意愿而已。
所以,“楼兰”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而已,只不过因为在汉匈之战中有了一点较为精彩的博弈,所以就成为了对外战争的代名词。
事实上,唐朝从来没有和一个叫做“楼兰”的国家打过仗,“攻破楼兰”的说法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