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三国被低估的武将是谁,今天历史随心看小编给大家分享

2021-01-21 14:43:29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

鞠义,虽然在历史上仅是昙花一现,鲜有人知,但他绝对称得上是三国时期的超一流大将,有河北四庭柱之称的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也只配当他的小弟,根本没有资格和他平起平坐,就连公孙瓒威震外族的白马义从也被鞠义的8百“先登营”打残。

鞠义,又名曲义、麴义,凉州人,精通战法,武勇好战,所练8百私兵皆为精锐,人称“先登营”。原为冀州牧韩馥部将,因感其胸无大志,苟安一隅,随叛其离去。

韩馥闻知大怒,亲率大军征讨,却反为鞠义所败。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袁绍逼走韩馥占据冀州后,鞠义顺势投到其麾下效力。之后,在袁绍对外征战的过程中,每处困境,首先想到的不是“吾上将颜良、文丑若在怎样”,而是大将鞠义。

袁绍刚刚占据冀州之时,匈奴单于於夫罗想要趁其立足未稳,浑水摸鱼,并劫持河内太守张杨反叛袁绍,驻军黎阳。袁绍得知,令鞠义领兵平叛。鞠义出兵势如破竹,一举将匈奴人赶出了黎阳地界。可以说,当时的匈奴人对上鞠义,毫无招架之力,唯有逃命一途。

袁绍稳定冀州局势后,想要统一河北,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公孙瓒的精锐骑兵,特别是“白马义从”连草原匈奴、乌桓等外族闻之也是心生寒意,尽皆避之。

同年冬,袁绍与公孙瓒矛盾极度恶化,两军布阵于界桥南二十里处,相互对峙。

公孙瓒率3万步兵排成方阵,左右两翼各置精骑5千多人,中间则为常胜精锐“白马义从”。袁绍不知怎么想的,竟然胆敢让鞠义率8百“先登营”为先锋,直接面对公孙瓒的数万大军,而他则率数万军队跟在鞠义的后面。

公孙瓒一看袁绍的前锋仅有8百人,很是不屑,当即令白马义从“践踏”而过,并冲击敌军后方大阵。看着尘土飞扬中的白马义从,鞠义的8百“先登营”稳如磐石,尽皆伏在大盾之后,紧盯骑兵冲来的方向。当白马义从进入百步之后,近千强弩齐发,瞬间白马义从人仰马翻。随着强弩射出的同时,8百先登死士挥动武器嚎叫着向敌骑砍杀过去。

当时,由于公孙瓒根本没有料到鞠义区区的8百人就敢发起逆袭,措手不及之下,造成全军一片混乱,骑兵、步兵丢盔卸甲,相互践踏,争相逃命,死伤无数。然而,鞠义的先登营却是越战越勇,一瞬间便斩杀敌军千人首级,公孙瓒任命的冀州刺史、麾下头号大将严刚,也被临阵斩杀。

退败中的公孙瓒企图依托界桥优势地形据守,结果又被乘追击的鞠义打败。界桥大战之后,公孙瓒的精锐骑兵基本丧失殆尽,虽然还有一定的守业本钱,但却失去了主动同袁绍逐鹿天下的资本。据《三国志·袁绍传》引《英雄记》记载,此后鞠义多次奉命与公孙瓒交战,均是胜多败少。

因此,史学界称鞠义是公孙瓒的命中克星。

鞠义如此英雄的一个人物,为何突然失去了踪影?

《三国演义》上讲,鞠义领军冲入公孙瓒的后军,正在大肆砍杀之时,恰巧遇到赵云,战不数合,被赵云一枪刺死于马下。

其实,鞠义的真实死因并非如此,应该死于袁绍的“外宽内忌”。所以说,袁绍绝对称得上是三国时期的最大败家子。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袁绍消灭公孙瓒后,河北的青、幽、并、冀四州大局基本已定,他也成了东汉末年诸侯中实力最强的一个。这时,性格高傲的鞠义,也迎来了“卸磨杀驴”的结局。 据《后汉书·袁绍传》记载,袁绍给鞠义定的罪名是:“自持有功,骄纵不轨,绍召杀之,而并其众。”

同时,据《三国志·袁绍传》引《英雄记》的说法,袁绍杀鞠义的原因有四点,即:一是战功卓著而封赏微弱,心生抱怨;二是由于出身西凉,自己又曾与李傕、郭汜等人有旧,担心遭到清算,而心中不安;三是因以上两点,鞠义与黑山黄巾的张燕多有来往,并劫掠袁绍族人的财物;四是袁绍因其勇猛,担心难以控制。

虽说四点,其实最为重要的一点应该是“劫掠了袁绍族人的财物”,因此袁绍可能猜疑鞠义有反叛之意,这才找个理由将其杀害。想想后来袁绍的官渡大败,再想想鞠义之死,可谓是自断臂膀。

鞠义死后,袁绍将其“先登营”交予张郃统领,却再也难以展现其曾经的辉煌。所以说,鞠义是三国时期最被严重低估的一名武将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三国

精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