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为什么叫东坡先生?
2023-05-31 14:59:34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45岁以前,苏轼还是叫苏轼,45岁以后,大家都叫他苏东坡,他自己写诗的时候也多署名“东坡”。
这得从乌台诗案开始说起。
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由徐州调任湖州知州。于四月二十日到任,到了湖州就写了一首诗《湖州谢上表》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从这首诗的诗名来看,表面是为“谢上”,实际上表达了自己对当朝新贵的不满。因苏轼对当时的变法是颇有微词的。
早在1073年, 沈括看到苏轼以前的诗稿,认为涉嫌诽谤朝政,就曾到神宗那儿告了一状,但没有明确的把柄,神宗没有明示。这一次写了这首诗后,好几个人接连上章弹劾苏轼。说苏轼是攻击朝政,反对新法。神宗及变法派都大为恼火。后来由神宗批示后,苏轼被捕入狱103天。
这就是当时有名的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黄州(湖北黄冈),为团练副使。这是一个虚职,专门用来安置被贬官员,不可以参与政事,也不得擅自离开境内,俸禄很低。
苏轼来到黄州生活十分贫困,家人众多,俸禄很少,全家生活困窘,日子难以维持。苏轼的好朋友马正卿帮他找黄州太守徐君猷要了一块荒地,就是在黄州城东门外划了一块废弃的军营地,俗称“故营地”,大概几十亩的样子,让他去开荒耕种。
故营地原本就不是耕种之地,是一个练兵场地,故为“茨棘瓦砾之场”,开垦极为艰难。他的朋友就过来帮他一起开垦,和他同吃同住同劳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总算有所收成,勉强糊口度日,终于过上了温饱的日子了。
苏轼家境逐渐解困,心情也跟着好转起来,生活情趣日高,开始诗性渐发了。在一个雨后的月夜里,苏轼拄着竹杖在回家的路上,吟诗一首,名字正好为《东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苏轼谪居黄州五年,对黄州的感情还是很深的,后来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东坡”,自号“东坡居士”。黄州人恭称之为“东坡先生”,或直呼“苏东坡”。
取名为“东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直接原因,是因为他的那片地是城东门外的一个小山坡。
2、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苏轼比较景仰的诗人白居易,曾经也住“东坡”,还写了好几首诗来吟诵自己的“东坡”,例如《东坡种花诗》:
朝上东坡走,夕上东坡走;
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
从此后, “苏东坡”这一雅号的频率,大大超过了使用“苏轼”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