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民国四川省主席王缵绪一手创办巴蜀学校

2020-05-30 09:50:55 历史故事 °c 繁体
A +  A -

  重庆巴蜀学校创办于1933年,创建人乃国民政府四川省主席王缵绪。1929年王缵绪以十万银元购买了富豪私产――嘉陵江畔的张家花园,又筹资从上海购置了大量教学用具,建立与实施了他的办学计划。1932年王缵绪曾公开发表了《巴蜀宣言》,将其办学宗旨昭示于社会各界。
  王缵绪创办巴蜀学校,以实现他改变西南落后教育面貌,“创造新的教学制度,实行新的教育理想”。经黄炎培介绍聘用教育家周勖成担任校长,以孙伯才、卫楚材、卢作孚、康心如、何鲁等教育专家主持教务,王缵绪任董事长。共同制定“公正诚朴”的校训,在重启发和实践的教育理念下,采用“手脑并用,身心互通”的方针,以“儿童本位”教育原则及“教养兼施”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几年后学校由幼稚园和小学扩展办起了初中和高中,当时在全省乃至全国就已被公认为著名的学校。
  1936年,巴蜀学校学生的生活照片和学业成绩代表中国参加英国伦敦国际教育博览会,获得嘉奖。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曾任学校国文教员,为巴蜀学校作词,谱写了经典的校歌,仿佛还在巴蜀校园荡漾。
  1937年4月,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肯定创办巴蜀学校题赠了“成绩斐然”四个金色大字匾额,赞扬巴蜀学校的办学成绩。
  “七七事变”爆发后,学校礼堂曾挂起了大幅中国地图,书写着“国破山河在”,让全校师生警醒。
  1939年5月,重庆遭到日本飞机的大轰炸,社会局命令市区所有学校于6月底以前迁出市区。重庆巴蜀校园连续三次被日机轰炸,毁坏了礼堂、教室、宿舍以及校园,曾有六名校警被炸死。但是,巴蜀学校从没有停止抗日救国活动,对学生进行抗日救国教育,并组织军事训练,早操跑步时高唱《大刀进行曲》《打回老家去》等抗日歌曲。学校将各班级全部以沦陷于日本侵略者的省区命名,提示不忘收复失地之志,第一班为辽宁级、第二班为吉林级、第三班为黑龙江级等。对毕业生,校董事长王缵绪题赠“毋忘国耻”铭刻在巴蜀学校毕业纪念品(墨盒)上,发挥了深刻的教育意义。
  抗战期间,巴蜀校园曾是陪都重要的文化宣传教育中心,王缵绪在校内接纳和安置了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还有黄炎培先生主办的“战时公债劝募委员会”。那段时期,周恩来曾到巴蜀学校作了“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的专题演讲,吸引了众多听众;黄炎培先生领导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巴蜀校园组织了数十场演讲;众多著名学者和政治活动家宗白华、马寅初、章乃器、老舍、郭沫若、邵力子、邹韬奋、沈钧儒、陈立夫、罗隆基、潘公展、齐燕铭、田汉、翁文灏、潘序伦、胡风等都曾先后在巴蜀学校作过演讲。
  当时王缵绪(上将)任四川省主席兼第二十九集团军总司令,他明确指示:“为保师生安全,避免无谓牺牲,迁校应当从速进行。”经校方决定,将重庆巴蜀学校迁往四川省西充县――王缵绪家乡。
  二、迁至西充
  据统计:学校转移物资有500多套校具(桌、椅、床)、2万余册图书、2000多件教学用具(钢琴、显微器、动植物标本、实验仪器)等,满满装了16艘大木船,从重庆嘉陵江运达南充,又动员上千余人,靠人力一件一件搬运到西充。
  1939年9月巴蜀学校(西充)完成了搬迁和重建,校址定在西充东门外大佛寺原西充县立中学所在地,9月正式开课。
  王缵绪将巴蜀学校迁至西充,充分证实他为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提高教育培育人才的迫切心愿。西充土地贫瘠,资源短缺,被人戏称“苕国”。但西充人勤奋好学,有穷不离书的古训,有尊师重教的优良民风。巴蜀学校在此创建不仅给西充教育带来了良好的教学设备,而且带来了当时中国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还有一大批享有盛名的教师周勖成、孙伯才、卫楚材、李博程、汝龙、周佩珍、钟泽珠、杨双全、楚衡、杨应湘、刘雨春、沈淑平等,本地聘请的教育首领李毅君、数学教师张敬虞、理化教师杨志伊、古学精深的国文教师徐秀实和何伯卫等。他们全新的办学方式、儒雅的学者风范更为人们所景仰,不断吸引各地的莘莘学子前来求学,西充的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