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趣闻杂谈> - 正文

辛弃疾为什么那么厉害?

2022-08-03 18:32:04 历史趣闻杂谈 历史问答 °c 繁体
A +  A -

辛弃疾(1140一1207),字幼安,号嫁轩。南宋时期著名爱国诗人,诗辞以豪放闻名于世。他不仅仅是一个文采飞扬的诗人,也是一位枭勇善战,武功高强的一代大侠。

辛弃疾出生在金国统治下的济南历城县,他从小生活在异族统治下,饱受屈辱和压迫,少年时期便立下光复故土的志愿,以雪国耻。(1160年丿,金主完颜亮率数十万大军征南宋损兵折将,战争需要大量后勤保障,山东地区人民负担加重,纷纷起来反抗。

年仅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拉起一支二千多人的起义军,后来加入耿京领导的北方起义军,任掌书记。完颜亮的倒行逆施遭到内部反抗,本人也被部下杀死。金国开始撤军。北方义军无法独立担负起抗金任务,耿京派辛弃疾等人南下同南宋联糸共同对敌。

1162年,辛弃疾等人回来赴命时,局势已发生变化,义军领袖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义军大营已不存在。弃疾怒火万丈,率五十余人勇闯金军数万人大营,生擒叛徒张安国归南宋。辛弃疾一心想北伐中原同主和派产生冲突,遭到弹劾,隐居。

1203年(嘉泰三年)主战派韩侘胄掌权,支持北伐。辛弃疾重新启用,但他是一个南渡之人,并不被重用,几起几落都没有什么作为。只得写些诗辞舒发自已爱国情怀,年68岁病逝。一千多年来,辛弃疾以慷慨豪放的爱国诗辞闻名于世,他的赫赫武功确很少有人知道。

作者:关东侠客(民间历史学者,对中国历史及世界历史有广泛涉猎。)

赞数:405

 


 

很多人小受教科书的影响,背习惯了辛弃疾“听取蛙声一片”的词,以为他只是个文弱书生。其实,辛弃疾的第一身份不是词人而是将领,而且其战斗嘛……放到三国时代不输甘宁。甘宁曾经“百骑劫曹营”,那也不过是带领百余人“逾垒入营,斩得数十级”;而辛弃疾呢?

辛弃疾二十一岁聚众起义,后同为义军将领的张安国诛杀了义军领袖耿京准备投靠金国,辛弃疾听到这个消息二话不说,带了五十骑勇士飞马奔向济州,举手之间活捉张安国,并带了上万人南下到了南宋——此时辛弃疾才二十二岁。

如此文武双全之人,到了南宋之后会不会得到重用?答案是:当然不会。辛弃疾遇到的尴尬与《水浒传》中宋江遇到的尴尬相似:宋江等人本为贼匪,接受招安之后方入朝为官;而辛弃疾也是起义军出身,由北方的沦陷区南投,这种人在南宋有个专门的称呼:归正人。南宋右丞相史浩很瞧不起这些归正人,他有一个很奇葩的理论:“中原决无豪杰,若有,何不起而亡金?”也就是说,北方沦陷区是没有豪杰的,如果有,为什么不起义而灭亡金国?这么不要脸的言论居然得到了南方朝臣的支持,甚至朱熹也认为归正人是盖自邪而转於正也。最后辛弃疾的武略得不到重用,也只能以诗词抒发他心中的愤懑了。这一来,又有多少千古绝唱传世!而史浩,千年又有谁认识?

作者:切割地球(关于世界历史的私人研究手册)

赞数:24321

 


 

“金戈铁马”,对辛弃疾来说,那是他的终极梦想。

辛弃疾的一生,唯一的临界点就是他的24岁,跨过这个年龄之前,他是骁勇的武将,跨过这个年龄之后,他是文官兼诗人。

从他的过往来看,辛弃疾的前半生经历了太多的悲喜,他希望自己能够拥有金戈铁马的生活,可是皇帝却一次次啪啪的打他的脸。如果说,年轻的辛弃疾是愤青的话,中年的辛弃疾还怀揣着希望,老年的辛弃疾就只能空悲叹了!

北方,金戈铁马的梦想。

辛弃疾,出生在济南历城,是一个典型的山东大汉,年少的辛弃疾因为卜了一卦,于是下定决心要南下到南宋为官,当时的北方一片战乱,尤其是金国的完颜亮去世之后,北方的起义军拔地而起,好不热闹的样子,所以辛弃疾就加入了当时的农民起义中首领耿京的队伍中,负责掌管大印。

但是,辛弃疾正是因为这颗大印,差点丢掉了自己的脑袋。一个叫做义端的人在晚上悄悄偷走了大印,耿京听说了这件事情,准备杀了辛弃疾,但是辛弃疾说他三天就能将义端给搞定,把大印抢回来。果不其然,辛弃疾抄起家伙奔袭千里,追上了偷大印的义端,一刀劈下了义端的脑袋献给了耿京。

耿京一看,呦呵,小伙子不错啊!之后的耿京打算投靠南宋王朝,命辛弃疾前去和南宋王朝交涉,辛弃疾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谈妥了,但是回去和耿京复命的时候,耿京被张安国给杀了,还带着五万的军队投降了金国。

士可忍,辛弃疾不可忍!

辛弃疾找了50多个勇士,快马疾驰冲进了金军的营帐,将张安国给活捉了,还在数万人的重重包围中逃了出来,这也太生猛了。。。。。

张安国被辛弃疾捉回来后,辛弃疾将他献给了南宋朝廷,斩了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因为这一次牛逼吊炸天的举动,辛弃疾成了大名人,在当时的临安城成为了众人皆知的新偶像。

而此时的辛弃疾,才仅仅24岁,一个冲动的年纪,一个热血的少年。

南方的偏安一隅

辛弃疾一生的梦想是北征收回故土,让北方的金人滚回老家,但是他不会想到久在南方的赵氏皇族、达官贵人早就已经失去了北征的野心和欲望,他们只想老老实实呆在江南,苟且度日。

来到南方的辛弃疾不会想到,他金戈铁马的梦想早已经被南宋王朝的小富即安思想给逐渐吞噬。壮志难酬,辛弃疾远离临安,来到了滁州担任滁州知府,在滁州,宋孝宗让他着手组建了一支飞虎队,此时的辛弃疾听到这个消息,他心中的梦想仿佛再次被点燃了,他下令组建营阵,招募士兵,达到了2000多人的规模,朝堂之上的官员看到这个辛弃疾这么能干,赶紧向宋孝宗上书,举报辛弃疾组建队伍是图谋不轨。

大臣们这一说,宋孝宗还真的听进去了,给他一道御前金字牌,小子,停,停!

可是辛弃疾不听,他要让宋孝宗看到自己打造的飞虎队是多么的霸气和威武,为了快速建造营地,辛弃疾无奈之下只能向百姓借瓦片,他冒着大雨发动了一场动员大会,希望大家能够每家每户捐出来两片瓦,不到两天的时间,辛弃疾拿到了20万的瓦片,飞虎营成功的筹建成功。

但是,这一次,辛弃疾却惹怒了皇上宋孝宗,辛弃疾被罢免了。辛弃疾知道自己复国无望,可能他再也不会将北征的念头告诉当今的皇上,这满腔的热血,只好全部放在了他的词中。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辛弃疾已经绝望了,他看不到南宋王朝的一丁点复国的希望,那片被侵占的北方故土,已是他注定永远归不得的家园。

据说,辛弃疾去世之后,好友路过他的坟墓,隐约听到了铿锵声呼啸声喊杀声,声声呼啸在耳,那是辛弃疾对于复国的呐喊,那是对于兴国的渴望。

但偏安一隅、血性尽失的南宋朝廷,已经不能容下一位“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了。

作者:历来现实(假装不懂现实,假装懂点历史)

赞数:692

 


 

辛弃疾被称为“大宋第一古惑仔”,应该是某位爱看港台电影的“热血”青年,突发奇想的结果吧。不过,这位热血青年还的确有点历史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辛弃疾还真是无愧于“大宋第一古惑仔”的称号,确实有过人之处,厉害的很。

“古惑仔”,原本是一个贬义词,指那些狡猾精明的痞子、小混混之流。但是,在《古惑仔》电影热映之后,古惑仔又有了热血、兄弟义气、生死与共的正面意义。

按照《宋史》所载,辛弃疾年少时,还真是一位重义气,不惧生死,热血报国的“古惑仔”。

宋金两国,在绍兴议和之后,近20年无战事。海陵王完颜亮弑君篡位,突然于1161年兴兵南侵。金国统治之下的北方汉人,趁机纷纷揭竿而起,聚众起义,反抗金人。

年仅22岁的辛弃疾,早已有抗金归宋之意,就在山东聚集了2000余人马,举起了抗金大旗。济南人耿京领导着山东地区最大的一支起义军,自称天平节度使。辛弃疾率部加入了耿京的起义军,得到重用,担任掌书记之职。

同辛弃疾一同投靠耿京的人中,有一名叫做义端的和尚。义端和辛弃疾是好友,经常结伴出游。义端突起异心,一天晚间偷了耿京的印信逃跑了。耿京便把怒火迁到了辛弃疾身上。

辛弃疾面对发怒的耿京,毫无惧色:"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辛弃疾算定了义端投金人而去,驰马急追,斩其首而归。

厉害吧,22岁的辛弃疾,绝对是热血青年呀。对待叛徒,绝不心慈手软,而且是说干就干,必除之而后快。

之后,辛弃疾力劝耿京归顺南宋,配合宋朝大军,共同抗金。耿京同意了辛弃疾的建议,派辛弃疾前往临安奉表。宋高宗很高兴的召见了辛弃疾,并正式任命耿京为天平节度使,授辛弃疾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颁发了印信。

可是,当辛弃疾返回时,竟发现张安国已经杀了耿京,投降了金国。

敢杀我老大,辛弃疾怒了。上马提枪,直入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辛弃疾竟然从金国大营之中,将张安国活捉了回来。然后,辛弃疾带着愿意归宋的耿京旧部,渡过淮河,到达健康,将张安国斩首于市。

辛弃疾岂止是“大宋第一古惑仔”,比古惑仔厉害多了。辛弃疾热血、忠义,而且有勇有谋,敢想敢干,乃真英雄也。

唐朝大诗人杜甫曾经慨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而辛弃疾因为是在金国统治下的北方出生、成长,所以,并不受南宋朝廷信任,连师都未出过,已经是英雄泪满襟了。

南宋朝廷从未启用辛弃疾带兵北伐,或者抗击金军。辛弃疾的官职也是起起落落,从未受到重用。不过,正因为辛弃疾英雄无用武之地,却让辛弃疾成为了宋代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存世词作就达六百余首。

辛弃疾为了争取到带兵北伐的机会,曾先后向宋孝宗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结果都没有得到重视。辛弃疾在词中慨叹:“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辛弃疾一直都没有忘记恢复旧山河的夙愿,还在词中写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而在他临终前,还大声疾呼:“杀贼!杀贼!”

最终,辛弃疾没能成为抗金英雄,而是在满纸的爱国词作之中,抱憾而终,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作者:奕天读历史(畅读历史,品评故事,从古人处学得人生世事。)

赞数:943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辛弃疾   宋朝

精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