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民国旗袍与传统工艺

2020-05-30 09:51:14 历史故事 °c 繁体
A +  A -

  民国,是一个新旧交替、西风东渐的时代,旗袍开风气之先,打破夷夏界限、合璧中西所长,是传统的也是时髦的,是先锋的也是市井的。穿着旗袍的女士们,或是摒弃“两截穿衣、三绺梳头”的特立独行的时代女性,或是辗转温婉、顾盼生辉的娇羞佳人。旗袍可能是活蹦乱跳的小姑娘照相时最正式的“礼服”,可能是教书育人的女先生最合体的工作装,可能是豪华夜总会最撩人的摩登装扮,也可能是街头巷尾最朴实无华的日常穿着。但无论何时何地,旗袍都能恰到好处的展现她的主人最得体、最耐看的美丽。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旗袍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是一种经典美的凝固。
  曲直相宜:旗袍的形
  从清末民初到上世纪40年代,旗袍的样式经过了几度变迁。从豪放大气的窄袖直身廓形,一直演变为柔媚别致的曲线剪裁。其间,各部位的变化更是目不暇接。领子可高、可低,可以是翻领、平口领、方口领、圆领、U字领、V字领。袖宽可盈尺,窄可束臂,长可过手,短可无袖。下摆可方可圆还可以是鱼尾与波浪。但无论怎样变化,还是能一眼看这就是“旗袍”。
  20世纪初的旗袍带有明显的满清常服袍的特点,衣身、袖子均为直线。20年代的旗袍外形与当时流行的“文明新装”异曲同工,袖长至肘部,呈喇叭状,被形象地称为“倒大袖”。30年代的旗袍造型更趋合身,胸腰部分加以归拔,呈现曲线剪裁,开始有意识地表现人体特征,出现了所谓的“改良旗袍”。至30年代中期,在式样上经过改良的旗袍广为普及。此时的旗袍长度紧贴脚面,被形象地称为“扫地旗袍”。腰身紧绷贴体,充分显示女性体型的曲线美,并能增添人体修长的美感,把人衬托得亭亭玉立。这与同时代的西方所崇尚的优雅、成熟、妩媚的形象和柔软、修长、自然的服装造型是相一致的。此时的旗袍中西合璧,出现了许多款式上的创新,如立领侧开、鱼尾裙摆、泡泡袖等。40年代,战争爆发、经济萧条,人们从节省面料和便于活动的实用功能考虑,旗袍长度缩短,露出两只膝盖,袖长短至肩下3-6厘米,甚至把袖子取消,露出肩部,称为“抹袖”样式。侧门襟装铜拉链。西式的裁剪工艺强调了旗袍的合体度,先是胸省(s?ng)、随后是腰省的出现赋予旗袍更明显的围度变化。
  内外兼修:旗袍的材
  旗袍的面料丰富而考究,绸、缎、纱、绉、毛、呢、棉布可制作成单、夹、棉、裘的,配色到位、材质丰富、图案精美,一件旗袍就是一幅纤维艺术作品。旗袍的材质有传统的国产面料,如杭罗、漳绒、香云纱等。漳绒是一种起绒丝织物,因福建漳州是其著名产地而得名,缎面光滑,绒毛密集挺立。香云纱是近代传统织物,有近百年历史。实地纱上涂莨薯液凝胶,故又称莨纱。表面乌黑光亮,具有挺爽、柔软、透风、清凉以及易洗、易干、免烫等特点,用作夏服衣料。而西方印染技术的引入、服饰审美观念的转变,使印花取代提花,成为面料上装饰图案的主要手段。图案上出现了大循环组织的抽象图案,跟中国传统图案风格迥异,乃是舶来之物,俗称为“大洋花”。受欧美影响,30年代中期流行“透、露、瘦”。十分透明的丝织品也用来做旗袍,如蕾丝、针织网眼面料等。开衩高至臀下,精美的西式蕾丝衬裙一览无余。旗袍有单、夹、棉、裘之分,除面料考究之外,里料、衬料也毫不含糊。里料通常用较轻薄的丝绸面料,在肩、背等易磨损处也有用棉布的。棉旗袍内絮以蚕丝、棉花、毡、呢等,裘旗袍采用各种保暖舒适的毛皮。
  手到工成:旗袍的工
  成就旗袍的最是传统的工艺,镶、嵌、滚、绣、盘,看得人眼花缭乱,在各种传统工艺的鬼斧神工之下,厚重不再笨拙,轻薄不再无形,旗袍之所以成为旗袍正是在此。
  镶,是形成中国传统服饰装饰风格的重要工艺之一,指将布条、花边、织带、辫线等材料拼缝于衣领、门襟、袖口、下摆和开衩等处。镶有“条镶”和“块镶”之分,旗袍制作多用前者。嵌,是把布条、花边等夹缝在两层面料之间,形成细条状的装饰,俗称“牙子”。滚,也作绲,是用细条纺织品(称绲条)包光服装边缘的工艺。滚边有窄如细香的线香滚,也有宽边滚,还有双滚、多滚,以及和绕线组合的花鼓滚。滚边加嵌线又称为“滚边出芽”,是由0.1厘米宽的嵌线和0.5至1.5厘米宽的滚边组合而成的。镶、嵌、滚工艺经常以组合的形式出现,可以宽窄、颜色各异,有一宽一窄、一宽二窄、二宽一窄,甚至宽窄渐变的。布料用色有一花一素、一深一浅的。材质上还有镶边和花边、蕾丝组合使用的。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