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独身不寂寞 另类民国范儿

2020-05-30 09:51:24 历史故事 °c 繁体
A +  A -

  清末民初,欧风美雨洗礼下,知识分子自我意识觉醒,对旧式家庭的反抗愈加公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达到高峰。“婚恋自由”和“独身主义”观念悄然流行:大部分青年拒绝父母包办婚姻,按自己意愿寻找伴侣;也有少部分人公开表示不娶不嫁,有的为争取女权,有的为献身事业,有的只是没有合适对象,不愿为结婚而结婚。
  1928年,金陵女子大学统计了十年来毕业女生之婚姻状况,结婚的只有16%。社会上形成一种风气,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越倾向于晚婚甚至不婚。赞成者将她们誉为新型娜拉,反对者讽刺女子大学是“老处女的制造厂”。独身主义并非女性专属,越来越多的男子出洋受到高等教育,找不到有精神共鸣的伴侣,索性孑然一身。
  众多才女名士抱定独身主义,尽管有的半途遇知己而“破戒”,但其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气势也曾风靡一时。独身渐渐成了“民国范儿”的一种表现形式,生前身后,著名独身者纷纷被赋予“为情所伤”的传说,演绎出无数“一生苦等一人”的佳话。其实,每个人的独身都有各自的原因,甚或没有原因,在他们的观念里,结婚并不是人一生必须做的选择。当时社会也给予他们尊重和宽容,使其能够保守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地。
  “生平可称许之男子不多”
  民国最早成名的独身主义女性要数曾任袁世凯机要秘书的吕碧城。吕碧城出生于1883年,父亲是光绪年间进士,从小给予她良好教育。刚满20岁时,她即以出众文采被《大公报》英敛之相中,成为该报史上第一位女编辑。在英敛之引荐下,吕碧城遍识上层人士。1904年,在直隶总督袁世凯资助下,她创办了北洋女子公学,担任总教习。袁世凯当上民国总统后,又选她做机要秘书和参政。
  吕碧城性情豪爽,穿着富于欧美风情,既能写古典诗词,又能发表女权主义宏论,大受文坛政坛名流欢迎。她结交了一群男闺蜜:严复,张謇,唐绍仪,李鸿章之子李经义,袁世凯之子袁克文,藏书家傅增湘等,名单之高级令人咋舌。“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众星捧月,吕碧城一时成为新女性的代名词。可吕碧城与男子谈文学谈事业,唯独不谈婚嫁。
  9岁时,父母就为她订下了一桩门当户对的婚姻,不料12岁时,父亲突然逝世,因吕碧城两个兄弟早夭,家中财产被族人以男子继承为由霸占。与吕碧城订婚的汪家见其家势败落提出退婚。那一年是1895年,退婚对于女子名誉的打击不亚于休妻,更何况吕碧城年纪虽小,诗词画作已颇有名气,官场皆知吕家姐妹才貌出众。吕碧城将此事视为人生奇耻,她成年后性格强势固执,与少年家变不无关系。
  严复赞吕碧城高雅率真,明达可爱,只是“过于孤高,不放一人于眼里”,加上她身体弱,独自生活让人担忧。严复常劝她“不必用功,早觅佳对”,而吕碧城不以为然。她对严复说,我虽只有25岁,见得也多了,自由结婚尚不如父母主婚,少年男女相亲相爱,“彼此皆为色字”,过了三年也就生厌了。自己挑的人不合适,又不能怨父母、怨命运,到时除了自杀无路可走。严复见她透彻决绝至此,也不再多言。
  当时女子结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经济上有所依靠,而吕碧城早已自力更生。袁世凯图谋称帝后,吕碧城果断辞公职,到上海与外商合办贸易,在十里洋厂战绩不俗,她本身就是“豪门”,的确不需要“嫁入豪门”了。她曾说过:“我之目的不在资产及门第,而在于文学上之地位。因此难得相当伴侣,东不成,西不合,有失机缘。幸而手边略有积蓄,不愁衣食,只有以文学自娱尔。”
  社会上给吕碧城介绍对象的热心人络绎不绝,吕碧城说了一番话,把媒人都吓退了。1912年,同盟会元老叶恭绰邀请上海文人雅士聚会,吕碧城也在座。叶恭绰问起吕碧城对婚姻的打算,这位29岁的奇女子当众指点江山:“予生平可称许之男子不多,梁任公早有妻室,汪季新年岁较轻……张啬公曾为诸贞壮作伐,贞壮诗才固佳,奈年届不惑,须发皆白何!”放眼天下,稍入吕碧城法眼的,不过是学界泰斗梁启超,才色双绝汪精卫,可惜吕碧城一不作妾二不谈姐弟恋。张謇亲自作媒介绍藏书家、书画家诸宗元,才学倒是配得上,只是他太老也不般配。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